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烏柏的意思、烏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烏柏的解釋

《漢書·朱博傳》:“﹝禦史府﹞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栖宿其上,晨去暮來。”後以“烏柏”借指禦史府。 唐 劉禹錫 《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建節辭烏柏,宣風看鷺濤。”參見“ 烏府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烏桕(學名:Sapium sebiferum)是落葉喬木,漢語詞典中對其釋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大戟科落葉喬木,葉菱形,夏季開黃花,種子外被白色蠟質層,可制蠟燭或肥皂"。該名稱源自《本草綱目》,李時珍記載:"烏桕,葉可染皂,子可壓油"。

二、字源演變 "桕"字甲骨文作"臼",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其本義為"木實可搗汁"。因成熟果殼呈烏黑色,故冠"烏"字以别其他桕屬植物。

三、植物特征 《中國植物志》載其高可達15米,樹皮暗灰色具縱裂紋。葉互生呈菱形,長寬約3-8厘米。花序頂生,蒴果梨狀球形,直徑1-1.5厘米,成熟時黑褐色開裂,露出被白色蠟質假種皮的種子。

四、文化象征 陸遊《秋思》詩雲"烏桕微丹菊漸開,天高風送雁聲哀",王冕《偶成》亦寫"日暮烏桕樹,遙山四五家"。古人取其秋葉紅豔特性,常作深秋物候标志,現仍為江南特色景觀樹種。

網絡擴展解釋

“烏柏”一詞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曆史典故中的借代

  1. 詞源出處
    源自《漢書·朱博傳》記載,禦史府(古代監察機構)種植柏樹,常有數千隻烏鴉栖息其上,形成“晨去暮來”的景象。因此,“烏柏”被用來借指禦史府。
    例句:唐代劉禹錫《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中“建節辭烏柏”即指離開禦史府。

  2. 字義解析

    • 烏:指烏鴉,引申為黑色或聚集之意。
    • 柏:指柏樹,象征高潔、肅穆。
      組合後形容環境陰森肅穆,後專指禦史府。

二、植物名稱及藥用價值

  1. 植物特征
    烏柏(學名:Sapium sebiferum)是大戟科落葉喬木,高可達15米,葉菱狀卵形,夏季開黃色小花,果實為球形蒴果,種子外覆白色蠟質層。主要分布于中國山東以南地區,喜光耐旱。

  2. 藥用功效與毒性

    • 根皮和葉:味苦、性微溫,有毒,可活血散瘀、解毒消腫,用于跌打損傷、濕疹等。
    • 種子(烏桕子):性涼有毒,有潤腸通便作用。
      注意:需在專業指導下使用,避免中毒。

“烏柏”既承載曆史文化内涵,又具有自然與藥用價值。如需深入了解植物特性或藥用方法,可參考植物學典籍或中醫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報送賓待栟柑避秦客布冠不系舟慘悴長隊穿連裆褲楚項達怛打火刀大祭打水不渾鬥文端懿發汗縫掖封鎮負版負困扞遏鴿哨貫口過酒黑種人華鄂幻執花謝江幹奸彊交卷嶻嵲驚人進往君主立憲開中跨竈兩肩荷口鄰菌憫切抹角孽臣逆孽逆屍拗性旁及竊奪青蘿賽願剩湯臘水深文附會松汁天豕惕慄痛坐甕裡酰雞香案像兒下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