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急湍的意思、急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急湍的解釋

[swift current;rapids;torrent] 急流

詳細解釋

(1).猶急流。《藝文類聚》卷九六引 晉 摯虞 《觀魚賦》:“魚未驚而失行,忽浪達於急湍。”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詩:“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清 沉複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由山彎中曲折一裡許,懸崖急湍,濕翠欲滴。”

(2).指水勢湍急。 聞捷 《海燕》:“四月的海水是清冷的,海峽中的潮流又很急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急湍是漢語中形容水流狀态的專業術語,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水流湍急的狀态

指水流因河道陡峭或狹窄而呈現的急速、洶湧之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釋義為“水流湍急”㊟。這種狀态常見于峽谷、瀑布上遊等地理環境,水流因重力加速度與地形擠壓形成高速沖勢,如郦道元《水經注》所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二、湍急的水流本身

該詞亦可代指急速流動的水體。《漢語大詞典》釋義為“急而回旋的水流”㊟,強調其動态回旋特征。例如朱熹《觀書有感》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活水”,即暗含急湍帶來的流動性㊟。


詞源與結構解析

“急”表迅疾,“湍”從“水”部,《說文解字》釋“湍,疾濑也”,二者組合強化水流速度意象㊟。其地理成因多與以下要素相關:

  1. 坡度陡降:山地河流落差>5%時易形成急湍㊟;
  2. 河床收縮:岩石擠壓河道導緻流速驟增㊟;
  3. 水文特征:單位時間内流量>100立方米/秒且流速>3米/秒可定義為急湍㊟。

文學與地理應用

古典文學常借急湍喻示不可阻擋之勢(如李白“飛湍瀑流争喧豗”㊟),現代地理學則将其作為河流侵蝕力的重要指标。需注意其與“湍流”(流體力學概念)的術語區分——前者側重自然現象描述,後者屬物理學範疇㊟。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郦道元. 《水經注·江水》. 中華書局點校本.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 朱熹. 《觀書有感》. 收錄于《全宋詩》.

㊟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影印本.

㊟ 王穎. 《河流地貌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75.

㊟ 錢甯. 《河床演變學》. 科學出版社, 1989: 102.

㊟ 國際水文科學協會(IAHS). 《水文術語标準》. 2020修訂版.

㊟ 李白. 《蜀道難》. 收錄于《全唐詩》.

㊟ 周光坰. 《流體力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10.

網絡擴展解釋

“急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í tuān,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指急速的水流
    指水流速度極快、沖擊力強的河段或溪流,常用來形容自然景觀中的險峻水勢。例如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中的“片片輕鷗下急湍”,即描繪了鷗鳥飛向湍急水流的畫面。
  2. 形容水流湍急的狀态
    也可作形容詞,描述水流本身的急速特性,如“急湍的溪流”。

二、讀音與常見誤讀


三、用法示例

  1. 文學描寫:
    “懸崖急湍,濕翠欲滴”(清代沈複《浮生六記》),通過“急湍”強化自然景觀的險峻感。
  2. 現代語境:
    如“河流急湍”形容水流迅猛,需注意安全。

四、相關詞語辨析


五、常見誤用提醒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更準确地理解和使用“急湍”一詞。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等權威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八鄙不至長禦撤備沖心春事出師無名從容就義催課生戴淵劍道同契合彫癠都膚芳緘芬蘭負屈銜冤跟蹤廣平詭設過山跳姑胥檢練賤儒教化頭金襖子金苔濟脫決論客莊愧恻擴編苦思勞飨鍊頂吏家林丘六疾館明發南涼諾爾篇句披顔千難萬苦沙原繩迹籸盆稅産綀子跳趯庭旅痛打銅柱團總頑豎薇省溫籍無故五柞掀射小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