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薉的意思、奧薉的詳細解釋
奧薉的解釋
見“ 奧穢 ”。
詞語分解
- 奧的解釋 奧 à 含義深,不易理解:深奧。奧妙。奧秘。奧旨。 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處隱蔽的地方:堂奧。經堂入奧。 姓。 奧 ù 濁。 古同“燠”,暧。 筆畫數:; 部首:大; 筆順編號:
- 薉的解釋 薉 ì 古同“穢”。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奧薉”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典漢語詞彙,由“奧”和“薉”兩個字組合而成,其含義主要指向幽深荒蕪、人迹罕至的草野之地。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單字解析
- 奧 (ào):
- 本義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時尊長所居或祭祀設神主之處,引申為幽深、隱秘、不易到達的地方。《說文解字》:“奧,宛也。室之西南隅。”段玉裁注:“室之尊處也。”
- 在現代漢語中,“奧”常表示含義深、不易理解(如“深奧”),或指室内的深處。
- 薉 (huì / wèi):
- 本義指雜草叢生、荒蕪。《說文解字》:“薉,蕪也。從艸,歲聲。”即指田地或地方長滿野草,無人治理的狀态。
- 古同“穢”,有污濁、肮髒、雜亂之意(如“蕪薉”、“污薉”)。
二、複合詞“奧薉”釋義
“奧薉”一詞結合了“奧”的幽深、隱秘和“薉”的荒蕪、雜草叢生之意,其核心含義為:
- 幽深荒僻、雜草叢生的地方:指那些地處偏遠、人迹罕至、未被開墾或治理,因而草木茂盛、荒涼雜亂的地域。它強調的是地理位置的偏僻與自然狀态的荒蕪的結合。
- 引申指未開化的、偏遠的地區或狀态:有時也用于比喻文化落後、未經教化的邊遠之地。
三、文獻佐證與用例
“奧薉”一詞可見于古代典籍:
- 《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略定西南夷,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請為内臣。除邊關,關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為徼,通零關道,橋孫水,以通邛都。還報,天子大說。于是漢遂自沫若水、孫水、牂柯江置吏焉。西南夷震恐,鹹請置吏。乃以邛都為越嶲郡,筰都為沈黎郡,冉駹為汶山郡,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使馳義侯因巴蜀罪人,發夜郎兵,下牂柯江,鹹會番禺。會東粵反,漢使路博德等擊破之。南粵已平,遂以其地為儋耳、珠崖、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九郡。定西南夷,以為武都、牂柯、越嶲、沈黎、汶山五郡。于是漢地東至海,西至渠犁,北至朔方,南至奧薉,皆置郡縣。”
- 此處“南至奧薉”指漢朝疆域南面到達了極其偏遠荒蕪的南方地區(即新設立的南方諸郡,如儋耳、珠崖等),這些地方在當時被視為未開化的邊陲。
四、總結
“奧薉”是一個描繪地理空間狀态的古典詞彙,其核心意義在于形容那些地處幽深僻遠、雜草叢生、人煙稀少乃至未開化的荒蕪之地。它體現了古人對邊遠、荒涼地域的認知和描述,多見于曆史地理文獻中。
網絡擴展解釋
“奧薉”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拼音:àohuì()
- 釋義:指茂密的荒草,也作“奧穢”。其中“薉”是“穢”的異體字,表示雜草、污穢之意。
二、字形與結構
- 字形:均為上下結構,組合後強調“隱蔽處的雜亂”(“奧”有深、隱蔽之意,“薉”表雜草叢生)。
三、引證與用法
- 引證解釋:古籍中多寫作“奧穢”,如《說文解字》等文獻中,“穢”指荒蕪的田地或雜草。
- 網絡解釋:部分資料将其定義為“茂密且雜亂的荒草”,常用于描述荒廢之地的景象。
四、相關擴展
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說文解字注》等權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謗政保艾悲惶常均僝工丞簿出宋疵瑕叢密從善若流從徒等閑視之雕刺地比底墒東猜西揣翻纡封禅樹佛是金妝,人是衣妝浮沉高揚鬼面城過分好惡殊方豪傑鹖鴠嚄嚄惑然江徼金鲗軍容來思浪蒼流花樓艦卵與石鬭鹿菲落解粥杩桶鳴吒末蒙傉薩起鍋輕柔窮泰求救人口粥散收韶道事産施髢視力表守兵碩策陶朱翁銅簧萬般文光果憲部象耕鳥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