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薉的意思、奥薉的详细解释
奥薉的解释
见“ 奥秽 ”。
词语分解
- 奥的解释 奥 à 含义深,不易理解:深奥。奥妙。奥秘。奥旨。 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堂奥。经堂入奥。 姓。 奥 ù 浊。 古同“燠”,暧。 笔画数:; 部首:大; 笔顺编号:
- 薉的解释 薉 ì 古同“秽”。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奥薉”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典汉语词汇,由“奥”和“薉”两个字组合而成,其含义主要指向幽深荒芜、人迹罕至的草野之地。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单字解析
- 奥 (ào):
- 本义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尊长所居或祭祀设神主之处,引申为幽深、隐秘、不易到达的地方。《说文解字》:“奥,宛也。室之西南隅。”段玉裁注:“室之尊处也。”
- 在现代汉语中,“奥”常表示含义深、不易理解(如“深奥”),或指室内的深处。
- 薉 (huì / wèi):
- 本义指杂草丛生、荒芜。《说文解字》:“薉,芜也。从艸,歲声。”即指田地或地方长满野草,无人治理的状态。
- 古同“秽”,有污浊、肮脏、杂乱之意(如“芜薉”、“污薉”)。
二、复合词“奥薉”释义
“奥薉”一词结合了“奥”的幽深、隐秘和“薉”的荒芜、杂草丛生之意,其核心含义为:
- 幽深荒僻、杂草丛生的地方:指那些地处偏远、人迹罕至、未被开垦或治理,因而草木茂盛、荒凉杂乱的地域。它强调的是地理位置的偏僻与自然状态的荒芜的结合。
- 引申指未开化的、偏远的地区或状态:有时也用于比喻文化落后、未经教化的边远之地。
三、文献佐证与用例
“奥薉”一词可见于古代典籍:
-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略定西南夷,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还报,天子大说。于是汉遂自沫若水、孙水、牂柯江置吏焉。西南夷震恐,咸请置吏。乃以邛都为越嶲郡,筰都为沈黎郡,冉駹为汶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会东粤反,汉使路博德等击破之。南粤已平,遂以其地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九郡。定西南夷,以为武都、牂柯、越嶲、沈黎、汶山五郡。于是汉地东至海,西至渠犁,北至朔方,南至奥薉,皆置郡县。”
- 此处“南至奥薉”指汉朝疆域南面到达了极其偏远荒芜的南方地区(即新设立的南方诸郡,如儋耳、珠崖等),这些地方在当时被视为未开化的边陲。
四、总结
“奥薉”是一个描绘地理空间状态的古典词汇,其核心意义在于形容那些地处幽深僻远、杂草丛生、人烟稀少乃至未开化的荒芜之地。它体现了古人对边远、荒凉地域的认知和描述,多见于历史地理文献中。
网络扩展解释
“奥薉”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 拼音:àohuì()
- 释义:指茂密的荒草,也作“奥秽”。其中“薉”是“秽”的异体字,表示杂草、污秽之意。
二、字形与结构
- 字形:均为上下结构,组合后强调“隐蔽处的杂乱”(“奥”有深、隐蔽之意,“薉”表杂草丛生)。
三、引证与用法
- 引证解释:古籍中多写作“奥秽”,如《说文解字》等文献中,“秽”指荒芜的田地或杂草。
- 网络解释:部分资料将其定义为“茂密且杂乱的荒草”,常用于描述荒废之地的景象。
四、相关扩展
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说文解字注》等权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哀悃便辟弊惫不周延臣庶丑饰楚堑待都来灯穗凋剧雕窭东圊都尉防灭反躬自责凤凰衣凤阙高驰高士鲠塞归山鸿案花丛画缋驩洽胡弄僭紊蕉麻剞劂氏警诫酒殽羁寓倦响军机口角襕带柳塞俚子龙怪緑桐苗情脑杓前途未卜跂蛲青汉青纶亲事官群山如恐不及塞职山径太平盛世讬形晩盖亡亲伪谬微邪无底藏吴戈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