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生石的意思、三生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生石的解釋

傳說 唐 李源 與僧 圓觀 友善,同遊 三峽 ,見婦人引汲, 觀 曰:“其中孕婦姓 王 者,是某託身之所。”更約十二年後中秋月夜,相會于 杭州 天竺寺 外。是夕 觀 果殁,而孕婦産。及期, 源 赴約,聞牧童歌《竹枝詞》:“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源 因知牧童即 圓觀 之後身。見 唐 袁郊 《甘澤謠·圓觀》。後人附會謂 杭州 天竺寺 後山的三生石,即 李源 和 圓觀 相會之處。詩文中常用為前因宿緣的典實。 唐 齊己 《荊渚感懷寄僧達禅弟》詩之三:“自抛 南嶽 三生石,長傍西山數片雲。” 元 蕭列 《八聲甘州》詞:“三生石,情緣千裡,風月柴門。”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或以此一念,三生石上,再種後緣,亦未可知耳!” 程善之 《胡淑娟女士挽歌》:“支機夜冷三生石,天孫闇倚銀河泣。”參見“ 三生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生石是漢語文化中一個承載佛教輪回觀念與浪漫愛情寓意的獨特意象,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闡釋:

一、本義與佛教淵源

“三生”指佛教中的前生、今生、來生(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象征生命的輪回轉世。“石”則為永恒不變的見證物。三生石的本義即一塊見證三世姻緣或因果的靈石。此概念源于唐代傳奇《甘澤謠》中李源與僧人圓澤的典故:圓澤臨終前與李源約定,十二年後于杭州天竺寺外相見。後李源遇一牧童吟唱“三生石上舊精魂”,印證二人跨越三世的友情。故事後被蘇轼《僧圓澤傳》收錄,成為文學經典母題。

二、文化象征與引申義

在文學傳統中,三生石逐漸演化為宿世姻緣、永恒誓約的象征。如《紅樓夢》第一回提及神瑛侍者與绛珠仙草的“三生石畔舊精魂”,隱喻寶黛前世情緣。現代漢語詞典(如《辭源》)将其釋義為“象征因緣前定的典故”,強調人與人間超越時空的深刻聯結。

三、現實載體與精神寄托

杭州天竺寺外的天然巨石被附會為“三生石”原型,成為寄托情緣信仰的實物載體。曆代文人題詠(如清代袁枚《三生石》)使其兼具地理标志與精神符號的雙重意義。當代文化中,“三生石”常見于愛情主題的詩歌、影視作品,引申為命中注定、至死不渝的情感承諾。


權威參考資料:

  1. 佛教典故溯源:唐代袁郊《甘澤謠·圓觀》,收錄于《太平廣記》卷三八七
  2. 文學化定型:蘇轼《僧圓澤傳》,《蘇轼文集》卷十二
  3. 詞典釋義:《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21頁
  4. 文化意象研究:張培鋒《輪回與轉世:三生石意象的佛教文化闡釋》,《宗教學研究》2018年第3期 DOI:10.3969/j.issn.1006-1312.2018.03.015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三生石”的含義和文化内涵,綜合多來源信息解釋如下:

1.基本概念與起源

三生石源于佛教的“因果輪回”學說,代表前生、今生、來生()。其名稱中的“三生”即指這三世輪回,象征着生命的永恒與緣分的延續。在神話中,三生石最早與女娲補天傳說相關,被描述為女娲造人時計數沙粒所化,後因吸收日月精華通靈,并被賦予掌管輪回姻緣的職責()。

2.神話與文學典故

3.象征意義

4.實體與文化載體

5.哲學與宗教内涵

道教和佛教均對其有闡釋:莊子提及其為蘊含能量的奇石,佛教則強化其輪回轉世的意義,認為靈魂可通過三生石見證因果()。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傳說細節,可參考《甘澤謠》、袁郊詩作及曲阜三生石的地質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琪兒白酒報禮奔逃彩繪豺狗穿耳楚妃歎淳熟忖念大估摸點水鍛脯敦默寡言鋼結構高看歌抃公儀乖滑管風琴貫索詭寄锢見姑妄聽之姑壻恒論恢拓講肆鹣鹣掎掣竭涸诘質靜嘉救弊誇矜練營禮記禮學栗子貿買每飯不忘沒戲唱明眼漢靺韐貧狹起明青筦頃向栖偃绮劄瓤口兒阮始平水镖素節怗怗途徑無理式誣谮險捍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