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素節的意思、素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素節的解釋

(1).秋令時節。 晉 張協 《七命》:“若乃白商素節,月既授衣。”《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秋曰白藏……節曰素節、商節。” 宋 歐陽修 《水谷夜行寄蘇子美》詩:“我來夏雲初,素節今已屆。” 明 何景明 《雜詩》之一:“西陸移脩晷,素節多寒陰。”

(2).特指中秋、重陽等秋季佳節。 唐 王績 《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詩:“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宋 辛棄疾 《滿江紅·中秋》詞:“況素節揚輝,長是十分清徹。”

(3).清白的操守。 唐 喬知之 《羸駿篇》:“丹心素節本無求,長鳴向君君不留。” 清 趙翼 《石刻諸葛忠武侯像歌》:“八百株桑傳素節,二千尺柏颯英姿。” 清 周亮工 《同蘭江趙丙三往返北道歸渡滹沱》詩:“遐心儀劍道,素節托雲根。”

(4).指竹。 唐 杜甫 《課伐木》詩之二:“蒼皮成委積,素節相照燭。” 仇兆鳌 注:“蒼皮指木,素節指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素節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核心層次:

一、本義:自然時序的節點

  1. 秋季的别稱

    古人以五行配四時,“素”對應白色,屬金,象征秋季的肅殺之氣。《禮記·月令》載“孟秋之月,其日庚辛”,秋為金行,故稱“素節”。如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序屬三秋,時維九月”即暗合此意。

  2. 竹節的雅稱

    “素”喻潔淨無飾,“節”指竹的天然結節,引申為竹的高潔品性。如《爾雅·釋草》注“竹節相連,中空外直”,文人常以“素節”贊竹之清雅風骨。

二、引申義:高尚的操守

  1. 清白的節操

    由“素”的純淨義衍生,指人堅守本心、不染污濁的道德品格。如《後漢書·獨行列傳》載“志陵青雲,節素霜雪”,以冰雪喻品性高潔。

  2. 質樸的德行

    強調不事雕琢、返璞歸真的精神境界。如《莊子·刻意》雲“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後世以“素節”形容淡泊名利的隱士風範。

三、文學意象:永恒與孤貞的象征

古典詩詞常借“素節”寄托情感:

學術依據: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對“素”“節”的考釋,并參校《禮記》《文選》等典籍用例。因未檢索到可驗證的線上詞典資源,暫不提供鍊接,建議查閱上述紙質權威辭書進一步溯源。

網絡擴展解釋

“素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秋令時節
    指秋季或與秋天相關的時節。例如晉代張協《七命》中“白商素節,月既授衣”,宋代歐陽修詩句“素節今已屆”均以“素節”代指秋季。

  2. 特指中秋、重陽等秋季節日
    唐代王績《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用“素節”指重陽,宋代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則形容中秋的“素節揚輝”,說明其常用于秋季佳節。


二、引申含義

  1. 清白的操守
    比喻人堅守高尚品德,不受外界誘惑。如唐代喬知之詩“丹心素節本無求”,清代趙翼詩句“八百株桑傳素節”,均贊頌廉潔正直的品格。

  2. 指代竹子
    因竹子的素雅形态與氣節,杜甫《課伐木》中“素節相照燭”以“素節”喻竹,仇兆鳌注解亦明确此意。


三、使用場景

如需更深入的例句或典故解析,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權威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邦彥半路修行鞭長駕遠碧籌不名一錢燦爛炳煥池綍處堂燕雀瘩背打電話得寸進尺笃耨恩家二輪車放赦番窠倒臼費難諷令風月債負任臯呂關撲谷草規瑱河決魚爛互惠毀折階途潔脩今個金正箕坐困難牢姐厘福麗色豔妝鬧鐘牛桃判若兩人平時謙讬傾褚擒拏窮問邛鄉蒟秋夜全烝燃糠自照上尖兒沙浦詩辭食日霜雲水操順我者生,逆我者死探篹蝸迹現地協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