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诘質的意思、诘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诘質的解釋

譴責質問。 海上閑人 《上海罷市實錄》卷下:“以該米店之毫無心肝,羣向詰質,并令将米如數追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诘質”為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與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詞義解析

“诘”本義為追問、責問,《說文解字》釋為“問也”,含追究真相之意;“質”在《漢語大詞典》中表“質問、對證”,強調以事實核驗。二字連用,構成“诘質”一詞,指通過嚴厲追問以辨明真相的行為,常見于書面語及曆史文獻。

古籍用例佐證

清代黃宗羲《明儒學案》載:“诘質往複,務歸至當”,此處“诘質”指學者間反複辯難以達成學術共識的過程。明代《萬曆野獲編》中“廷臣诘質其罪狀”則描述朝廷官員質問罪狀的場景,突顯該詞的權威性與嚴肅性。

現代語用特征

當代語言環境中,“诘質”多用于曆史研究、司法文書等專業領域,如“法庭诘質證人證詞的可信度”(引自《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三版)。其近義詞“質诘”“诘問”使用頻率更高,而“诘質”因語義莊重,更傾向書面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诘質”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é zhì,其核心含義為譴責質問。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該詞由“诘”(質問、追問)和“質”(品質、本質)組成,指通過嚴厲的質問或批評,揭露對方的不足或錯誤,以推動改進或揭示真相。例如,在商業糾紛中,若商家行為失當,可能引發公衆的“诘質”。

  2. 用法與例句
    根據權威例句(來自《上海罷市實錄》),當米店因缺乏誠信被群衆譴責時,描述為:“羣向詰質,并令将米如數追回。”。這表明“诘質”常用于群體對不公行為的集體質問。

  3. 延伸理解
    該詞隱含對道德或能力層面的質疑,需結合具體語境使用,如法律、道德争議等場景。例如,媒體對公共事件的調查報道,可能包含對責任方的“诘質”。

  4. 注意區分
    避免與“诘問”(單純追問)混淆。“诘質”更強調帶有譴責性質的質問,且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詞典類來源(如、4)中的例句和用法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八演飙欻鼻氣簸揚糠粃不窮漕台常州畫派愁黯代谷待教呆重滇劇斷袖之契鈍錘搞活羔絲各界貢款狗氣規院果凍國彜海水聲速橫征苛役慌腳雞華實相稱假候交首酵素家天下金鹽軍饟誇異闚園擂捶良時美景李摩雲柳緑桃紅鳴管儗儗奴視傍偟庖丁潑說千裡眼清曆睿明神射詩衢樹杪說破祀孔梼樹騰逸同符剸諸瘟頭瘟腦晤敍象王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