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米的意思、小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米的解釋

(1) [millet]

(2) 一年生谷類,其谷粒作為人的一種食物和鳥類食料,學名叫“粟”

(3) 粟去了殼的子實

詳細解釋

(1).去殼後的粟粒。亦用以指粗賤食物。 元 王逢 《浦東女》詩:“鵓鳩呼雨楝花紫,大麥飯香勝小米。” 明 王冕 《冀州道中》詩:“小米無得買,濁醪無得酤。”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二·粟》:“北人謂之小米也。” 李木庵 《延安新竹枝詞》:“小米菜根味亦甘,屠門大嚼想來饞。”

(2).稱 宋 米友仁 。《宋史·文苑傳六·米芾》:“﹝ 米芾 ﹞子 友仁 ,字 元暉 ,力學嗜古,亦善書畫,世號 小米 。” 元 虞集 《為汪華玉題所藏長江萬鴉圖》詩:“ 郭熙 平遠無散地, 小米 蒼茫託天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小米在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谷物名稱

小米是禾本科植物粟(學名:Setaria italica)的成熟籽實,屬中國傳統五谷之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其為“粟的子實去殼後的顆粒”。先秦文獻《詩經·大雅》已有“黍稷稻粱,農夫之慶”的記載,其中“稷”即指粟類作物。該谷物顆粒呈卵圓形,直徑約1毫米,色澤多呈金黃或乳白,具有抗旱耐瘠的生長特性,主要分布于黃河流域及華北地區。

二、現代品牌名稱

“小米”延伸為科技企業品牌,由雷軍等人于2010年創立。品牌命名取意“用小米加步槍的創業精神征戰科技領域”,體現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創新特質。根據漢典(zdic.net)對現代漢語新詞彙的收錄,該詞已衍生出“高性價比智能設備”的語義擴展。

三、曆史文化地位

考古證據顯示,河北磁山遺址出土的粟粒碳化物距今約8000年,印證小米在中國農耕文明中的核心地位。《齊民要術》詳細記載了南北朝時期的粟作栽培技術,反映其在古代糧食體系中的重要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小米”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一、植物學定義(谷物)

  1. 基本屬性
    小米學名為粟(Setaria italica),是禾本科一年生谷類作物。其籽粒去殼後即為食用的小米,顆粒細小,直徑約1毫米。

  2. 曆史與分布
    起源于中國黃河流域,種植曆史超8000年,是中國古代“五谷”之一。主産區在中國(占全球80%産量),以河北、山東、河南三省為主。

  3. 種類與用途
    分為粳性、糯性及混合型,顔色多樣(白、紅、黃、黑等)。古代用于釀酒,現代作為主食或滋補食材,具有益脾胃、養腎氣的功效。


二、曆史人物别稱

宋代書畫家米友仁(米芾之子)因繼承父業,世稱“小米”,多見于古籍與詩詞,如元代虞集《長江萬鴉圖》題詩中提及。


三、現代企業名稱

“小米”亦指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總部位于北京,主營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等電子産品,以高性價比著稱。


四、文學與日常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類含義的細節,可參考對應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八公操白璧三獻抱産缤缤兵車行波湊蠶寶寶鸧括重洋垂察膽大妄為淡飰都堂斷脊方賓肺肺粉撲佛戒府實複陽腹詛高尚鴿子孤丁韓衆鴻疏黃玉箓宦遊子監莅嚼蛆祭靈近東今兒個酒盧科幻可喜苦菜連迹羅馬字律人民快民惟邦本磨厲鳥得弓藏棄軀仁壽節商确捎漆神仙窟絲繡嵩陽笙聳臾瑣隸條系貼席外方人外強文臣斡耳朶五月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