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天子頒給諸侯作為憑信的圭玉。《書·顧命》“上宗奉同瑁” 孔 傳:“瑁,所以冒諸侯圭,以齊瑞信。” 漢 班固 《白6*虎通佚文·朝聘》:“諸侯來朝,天子親與之合瑞信者何?正君臣,重法度也。” 陳立 疏證:“《禦覽》引《書大傳》雲:古圭冒者,天子所以與諸侯為瑞也。諸侯執所受圭以朝天子。瑞也者,屬也。無過行者復其圭以歸其國;有過行者留其圭,能改過者復其圭;三年圭不復,少絀以爵;六年圭不復,少絀以地;九年圭不復而地畢削。即天子與諸侯合瑞信之制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瑞信漢語 快速查詢。
瑞信一詞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兩個核心義項,均體現“祥瑞”與“信驗”的關聯性:
指象征祥瑞的憑信之物,多見于古代文獻。
例證:
《宋書·符瑞志》載:“赤烏銜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此蓋聖王受命之瑞信也。”此處“瑞信”即天降祥瑞的符信,象征天命所歸。
語源分析:
“瑞”本義為玉制信物(《說文》:瑞,以玉為信),“信”強調憑據的真實性,二字組合強化了祥瑞的權威性與可信度。
指預示福運的迹象或信息,此義項現代使用較少。
例證:
唐代張說《皇帝在潞州祥瑞頌》雲:“瑞信玉書,必彰休德。”此處“瑞信”指彰顯美德的祥瑞征兆。
語義演變:
由具體信物延伸至抽象吉兆,體現漢語“由實轉虛”的構詞規律。
參見:
(注:因未檢索到可公開引用的線上詞典鍊接,暫标注權威紙質辭書來源)
“瑞信”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
基本釋義(古代禮器)
指古代天子頒發給諸侯的圭玉,作為身份憑信和權力象征。根據《尚書·顧命》記載,瑁(一種玉器)用于統一諸侯圭玉的規格,以确認其合法性。此制度體現了周代“正君臣,重法度”的政治理念,諸侯需定期朝見天子并核驗瑞信,若有過失則暫扣圭玉,嚴重者甚至削減封地。
曆史制度中的功能
瑞信不僅是信物,還與諸侯考核挂鈎:
現代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吉祥的預兆”,由“瑞”(吉祥)與“信”(信號)組合而成,用于描述預示好運的迹象。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用法。
其他關聯釋義
“瑞信”也是一家國際金融機構(Credit Suisse)的中文譯名,但此用法與詞語本義無關。
建議需區分具體語境:研究古代禮制時取本義,日常使用中若涉及吉祥寓意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岸埽梆鼓汴京不對勁不凡朝英宸題楚弓打跟頭耽尚大小禮牒書東獵西漁動事鍛鑄犯境肥皂泡轒牀府解腐蝕劑割歡孤館故轍賀彩宏貫洪祚畫暈的會齊渾身講言蹇亢教順解不下盡場兒九兩局囿忼直空浮蠟箋連案曆事流離颠沛利貞論覈驘軍叛人破親青稞酒全文竘醬如林儒童三社施鍼水吊子檀美添兵減竈苕嶢媮薄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