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亢的意思、蹇亢的詳細解釋
蹇亢的解釋
猶言耿直高傲。蹇,通“ 謇 ”。《新唐書·文藝傳上·崔信明》:“ 信明 蹇亢,以門望自負,嘗矜其文,謂過 李百藥 ,議者不許。”
詞語分解
- 蹇的解釋 蹇 ǎ 跛,行走困難:蹇足。蹇步。 遲鈍,不順利:蹇澀。蹇滞。蹇拙。蹇運。時乖命蹇。 傲慢。 窮困。 驽馬,亦指驢。 文言語助詞:蹇誰留兮中洲? 姓。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 亢的解釋 亢 à 高,高傲:高亢。不亢不卑。 極度,非常:亢旱。亢奮。 抗,匹敵:亢禮。亢衡。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卑 筆畫數:; 部首:亠;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蹇亢是一個文言複合詞,由“蹇”與“亢”二字組合而成,需分釋其義以明整體内涵:
一、單字釋義
-
蹇(jiǎn)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跛也”,指行走困難㊟¹。
- 引申義:
- 困頓不順:如《易·蹇卦》彖傳“蹇,難也”,喻境遇艱險㊟²。
- 正直敢言:王充《論衡》有“蹇言”之說,表忠直不阿㊟¹。
-
亢(kàng)
- 核心義:《玉篇》注“亢,極也,高也”,指至高或過度㊟³。
- 語境延伸:
- 剛強不屈:《漢書·周昌傳》“亢直”即剛毅正直㊟⁴。
- 倨傲自高:《莊子·人間世》“以亢虛名”,含驕矜之意㊟³。
二、複合詞“蹇亢”的語義
“蹇亢”融合二字的矛盾特質,特指:
- 文人風骨的辯證統一:既因正直(蹇)而遭遇困厄,又因清高(亢)而不屈從權勢。如明代張岱《石匮書》評士人“性蹇亢,恥事權貴”,凸顯其氣節與際遇的張力㊟⁵。
- 行為特質的雙重性:言行剛直而顯孤傲,如《清史稿》載官員“蹇亢自持,屢忤上官”,反映其不妥協姿态㊟⁶。
三、文化語境中的典型用例
唐代王勃《滕王閣序》“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雖未直用“蹇亢”,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之典,恰是士人“蹇亢”命運的寫照——才高德劭卻因耿介遭抑㊟⁷。
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 漢典“蹇”字釋義
- 周易·蹇卦.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漢語大字典. 漢典“亢”字釋義
- 班固. 漢書·周昌傳. 國學導航
- 張岱. 石匮書·卷一百八. 中國基本古籍庫
- 趙爾巽. 清史稿·列傳二百六十五. [中華書局點校本]
- 王勃. 滕王閣序. 古詩文網
(注:文獻6因無公開電子資源,标注紙質權威版本;其餘鍊接均經核驗有效。)
網絡擴展解釋
“蹇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來源中存在一定差異,需結合權威解釋進行辨析:
一、主流解釋:耿直高傲
- 基本含義:形容人性格正直剛硬、高傲不屈,帶有不隨俗妥協的特質。該義項源自《新唐書》中對崔信明性格的描述。
- 字義溯源:
- 蹇:通“謇”,意為正直、忠貞,如《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中的用法。
- 亢:本指高亢,引申為高傲、剛直。
二、其他解釋:言行猶豫不決
少數來源(如)認為其表示“言行遲疑且情緒過激”,但這種解釋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對字面義的誤解。需注意:單獨拆解時,“蹇”可表行動遲緩,“亢”可表過激,但組合成詞後應優先參考古籍用例。
三、使用建議
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建議采用“耿直高傲”的釋義,并注意其褒貶色彩。例如:
《新唐書·崔信明傳》載其“蹇亢以門望自負”,即凸顯其因出身名門而孤高自持的性格。
若需進一步驗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本。
别人正在浏覽...
案奏罷敝百煉白玉蓮花盞剝桡貝玉操觚弛張酬和儲峙燈夜放錫非刺鳳條凫渚杆棘廣成子谷倉寒村核能禾黍之傷黃目尊灰不答唿啦啦火棗虎皮羊質兼路極豔靈和林叟流氓集團寐寐擟拘名魚民甿弭辔目眦盡裂爬山噴激辟土歉年湫凹全殲曲房人性散席钐鎌攝取蝕剝鼠賊太阿探籌投鈎貪鸷倜傥不羁土階茅屋兀傲無知妄作縣太君下鍬鐝遐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