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天子颁给诸侯作为凭信的圭玉。《书·顾命》“上宗奉同瑁” 孔 传:“瑁,所以冒诸侯圭,以齐瑞信。” 汉 班固 《白6*虎通佚文·朝聘》:“诸侯来朝,天子亲与之合瑞信者何?正君臣,重法度也。” 陈立 疏证:“《御览》引《书大传》云:古圭冒者,天子所以与诸侯为瑞也。诸侯执所受圭以朝天子。瑞也者,属也。无过行者復其圭以归其国;有过行者留其圭,能改过者復其圭;三年圭不復,少絀以爵;六年圭不復,少絀以地;九年圭不復而地毕削。即天子与诸侯合瑞信之制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瑞信汉语 快速查询。
瑞信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两个核心义项,均体现“祥瑞”与“信验”的关联性:
指象征祥瑞的凭信之物,多见于古代文献。
例证:
《宋书·符瑞志》载:“赤乌衔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此盖圣王受命之瑞信也。”此处“瑞信”即天降祥瑞的符信,象征天命所归。
语源分析:
“瑞”本义为玉制信物(《说文》:瑞,以玉为信),“信”强调凭据的真实性,二字组合强化了祥瑞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指预示福运的迹象或信息,此义项现代使用较少。
例证:
唐代张说《皇帝在潞州祥瑞颂》云:“瑞信玉书,必彰休德。”此处“瑞信”指彰显美德的祥瑞征兆。
语义演变:
由具体信物延伸至抽象吉兆,体现汉语“由实转虚”的构词规律。
参见:
(注:因未检索到可公开引用的在线词典链接,暂标注权威纸质辞书来源)
“瑞信”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综合理解:
基本释义(古代礼器)
指古代天子颁发给诸侯的圭玉,作为身份凭信和权力象征。根据《尚书·顾命》记载,瑁(一种玉器)用于统一诸侯圭玉的规格,以确认其合法性。此制度体现了周代“正君臣,重法度”的政治理念,诸侯需定期朝见天子并核验瑞信,若有过失则暂扣圭玉,严重者甚至削减封地。
历史制度中的功能
瑞信不仅是信物,还与诸侯考核挂钩:
现代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吉祥的预兆”,由“瑞”(吉祥)与“信”(信号)组合而成,用于描述预示好运的迹象。但此释义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衍生用法。
其他关联释义
“瑞信”也是一家国际金融机构(Credit Suisse)的中文译名,但此用法与词语本义无关。
建议需区分具体语境:研究古代礼制时取本义,日常使用中若涉及吉祥寓意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博学鸿儒陈挹吹苓斗擞饿火仿象纺织纤维发气赋遂初丐外个头儿盥溉官牛管送的鬼风疹古异豪商红蓼回抱假痴假呆简本驾载进退首鼠狷狭雷电良金辽乱灵征离洒流戍里謡毛道门户人家迷邦某些人女客旁佐蟠络迁飞气昂昂穷塞七煞软红商肆烧掇申告生脚踏生地施绯拖绿是非之心输贡水谷条诘通状推割委派乡落县尹系怀心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