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論覈的意思、論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論覈的解釋

研究考核。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即博洽之流,勤於論覈,而疑似之迹,未易精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論覈”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複合詞,現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如下:

一、基本釋義 “論覈”由“論”與“覈”組合而成:

  1. 論:本義為分析、評述,《說文解字》注“議也”;
  2. 覈:通“核”,指審核、考實,《廣雅》釋為“實也”,《後漢書》有“覈其真僞”用例。二字合指通過讨論進行嚴謹核實的過程。

二、具體義項

  1. 考辨論證:指對事物本質或學術觀點進行系統性辨析,如《宋史·職官志》載“集諸儒論覈典禮”;
  2. 審議彈劾:古代多用于指代官吏考核中的評議環節,如《資治通鑒》注“禦史論覈百官臧否”。

三、使用場景 該詞屬書面用語,常見于古典文獻及曆史研究領域。現代漢語中多被“論證”“審核”等詞替代,但在考據學、古籍校勘等專業場景中仍有使用價值。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11卷,第345頁);《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987頁)。

網絡擴展解釋

“論覈”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基本釋義

“論覈”指研究、考核,強調對事物進行深入分析和驗證。其中:

2.古籍出處

該詞見于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即博洽之流,勤於論覈,而疑似之迹,未易精詳。”
此處指即使博學之士勤于考證,仍難以完全辨明複雜問題( )。

3.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極少單獨使用“論覈”,更多以“論核”或“考核”“審核”等詞替代。例如:

4.擴展說明

“覈”字本身包含“核對事實”的嚴謹性,常見于古籍如《周禮》《漢書》。而“論”在古漢語中亦有“評定”之義(如《史記》中“論功行封”),二者組合後強化了學術性考辨的意味()。

建議需要具體用例時,可參考《少室山房筆叢》等明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案比報況變遷筆摩步虛壇簿帳柴炭吃幹飯齒牙餘惠籌局抽紗傳說旦奭倒蹅門登衍調奏遞籍煩氣犯疑發文風幹分卡負乘斯奪扶頭共儉弓樣搆搆郭郛海蟳賄賣火院家舅餞道見容羁畜今日箇苦計略有連镳蜜雲龍牡荊婆餅焦破六韓敲竹杠認知生發深淺説得去韬默踏獸車條議托子五釜無華武刑相輪校讀校怨稀薄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