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島夷的意思、島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島夷的解釋

(1).古指我國東部近海一帶及海島上的居民。《書·禹貢》:“大陸既作,島夷皮服。”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詩:“海内求民瘼,城隅見島夷。” 宋 楊萬裡 《和鞏采若遊蒲澗》詩:“南中道是島夷居,也有 安期 宅一區。” 王闿運 《貴州布政司使王君墓志銘》:“巡撫 崧蕃公 問疾,唯以島夷窺伺為慮。”

(2). 南北朝 時南北雙方封建統治者各以正統自居,互相诋毀, 北朝 稱 南朝 為島夷。《北史·序傳》:“ 大師 少有著述之志,常以 宋 、 齊 、 梁 、 陳 、 魏 、 齊 、 周 、 隋 南北分隔,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

(3).指倭寇。亦泛稱外國侵略者。含有鄙視意。 明 吳易 《少保戚公繼光》詩:“島夷蹂南土,兵氣慘不張。閉營百日練,戰士虎力強。” 清 黃遵憲 《馮将軍歌》:“何物島夷橫割地,更索黃金要歲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島夷”是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時期和語境中有所演變,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1.古代東部沿海及海島居民

2.南北朝時期的政治貶稱

3.對外國侵略者的蔑稱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北史》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島夷》是一個中文詞彙,指代島嶼和夷族。該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山”和“人”。它有四個筆畫。《島夷》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的演變發展過程中,用來描述島嶼和住在島嶼上的夷族(古代中國人對外族的稱呼)。 在繁體字中,字形有細微的變化,但保持了相似的意思。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島夷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在《說文解字》中的夷字,用的是舊時的夷字形,而在《康熙字典》中的夷字,則是現代書寫的夷字形。 例句: 1. 他們計劃在這個夏天去許多美麗的島嶼旅遊。 2. 這片地區曾經居住着許多夷族。 《島夷》一詞可以組合成其他詞彙,例如“島國”、“夷人”等。 與《島夷》相近的詞語有“島嶼”、“海島”等。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使用“大陸”或“内地”作為相對的概念。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