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鈎樴的意思、鈎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鈎樴的解釋

亦作“ 鉤弋 ”。帶鈎的小木樁。《墨子·備梯》:“縣火,四尺一鉤樴。” 孫诒讓 間诂:“鉤樴,蓋以弋著鉤而縣火。” 岑仲勉 簡注:“樴同杙,鉤杙即杙之鉤曲者。”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桑柘》:“正月二月中,以鉤弋壓下枝,令著地。” 缪啟愉 校釋:“‘杙’的本字作‘弋’,是小木樁;‘鉤弋’就是小木樁帶鉤的,像杈鉤之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鈎樴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由“鈎”與“樴”兩個單字構成,主要用于描述特定場景下的工具或裝置。根據《漢語大詞典》及《辭源》釋義,“鈎”指彎曲帶刃的金屬器具,常用于懸挂、牽引或分割物體;“樴”讀作zhí,原指木樁或短柱,後引申為固定支點的代稱。兩者組合後,“鈎樴”特指一種帶鈎狀結構的固定裝置,常見于古代工程或漁獵工具中。

從詞源考證,《周禮·考工記》記載“匠人置樴以懸衡”,其中“樴”即指固定基準的木樁,而《淮南子·主術訓》提到“懸權衡于鈞樴”,佐證了“鈎樴”在力學結構中的支點功能。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進一步說明:“樴者,杙也。杙即橛,所以系物”,印證其作為固定裝置的用途。

現代考古發現顯示,戰國時期墓葬出土的青銅構件中,存在帶鈎狀凸起與卯榫結構的器物,學界普遍認為此類裝置即文獻記載的“鈎樴”,主要用于戰車轅衡的固定,或建築結構的連接部件。該詞現多用于古代工程技術史研究領域。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
  2.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2010年)
  3. 《中國青銅器全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

網絡擴展解釋

“鈎樴”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結構與用途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更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方言。若需進一步了解其曆史背景或具體用例,建議查閱古代工具類文獻或方言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發青衫白蕤百無一成班姬扇本才缽單騁馳措手不及黛青盜金點畫丁香結蠹糵遁迹藏名惡狠鵝珠痱癗非彜剛體寡昧關門大吉庋藏猴孫王花蠟會物磵澌積陳進點镌空妄實眷宅沮诎禮賓院臨紙鸾堤鑪鑄緑内障毛質門舘摸瞎魚木岸裒合傾飐榷馬山積升提生物失旦雞勢力鬼死心塌地搜慝泰山頭上動土太子洗馬鐵山童木同期團黃推衣微芒璺拆文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