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詞牌名。 宋 蘇轼 填此調有“乳燕飛華屋”句,故又名《乳燕飛》;又有“晚涼新浴”句,故又名《賀新涼》;又有“風敲竹”句,故又名《風敲竹》。 宋 葉夢得 詞有“唱金縷”句,因又名《金縷歌》、《金縷曲》、《金縷詞》。 宋 張輯 詞有“把貂裘換酒 長安市 ”句,故又名《貂裘換酒》。調始自 蘇轼 ,但因後段“花前對酒”句少一字,且格調未諧,故《詞譜》以 葉夢得 詞為正體。雙調,一百六十字,前後段各十句,六仄韻。另有一百十五字、一百十七字諸體。參閱《詞譜》卷三六。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屬南呂宮。北曲字數與詞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與詞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一與詞牌不同,用作過曲。
“賀新郎”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含義和特點:
别名與起源
賀新郎是宋代流行的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等。最早見于蘇轼《東坡樂府》中的《賀新涼》(“晚涼新浴”句),後因“涼”“郎”音近被誤傳為《賀新郎》。
詞牌格式
以辛棄疾《稼軒長短句》為定格,全詞共116字,分上下兩片,各十句六仄韻,常用入聲韻,聲調沉郁蒼涼,適合表達激越情感。
情感基調
此詞牌多用于抒發豪放或沉郁之情,如辛棄疾的《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中“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句,展現愛國壯志與悲憤。
經典名篇
作為成語時,字面意為“祝賀新郎”,但實際使用中更多指向詞牌名,而非婚禮場景。需注意結合語境區分。
如需具體詞作賞析或格式平仄分析,可進一步補充說明。
《賀新郎》這個詞在中文中表示祝賀新郎,是用來祝福新婚的男子的。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婚禮習俗。在古代,新郎在婚禮上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人們會用這個詞來表達對新郎的祝福。
《賀新郎》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和九個筆畫:
在繁體字中,《賀新郎》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寫法往往與現代稍有不同,《賀新郎》在古代寫法中可能會略有變化,但整體意義保持不變。
1. 朋友們都向新郎敬酒,祝賀新郎百年好合。
2. 我們齊聲高呼:“賀新郎,賀新郎!”
1. 賀年 (用來祝賀新年到來的詞語)
2. 賀禮 (表示祝賀的禮物)
3. 新郎新娘(指正在結婚或剛剛結婚的男子和女子)
1. 祝賀
2. 慶祝
3. 祝願
1. 不祝賀
2. 不慶祝
3. 不祝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