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芒刺在背 ”。
“芒刺在躬”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因内心惶恐或不安而感到如芒刺紮身的痛苦。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好像有芒刺紮在背上,比喻因極度不安而産生的緊張、焦慮感,常用來描述因愧疚、恐懼或壓力導緻的心理狀态。
源自五代前蜀時期杜光庭的《楊鼎校書本命本樵詞》:“常懷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澤,兢憂度日,芒刺在躬。”
(注:杜光庭是唐末五代道士,作品多涉及道教文學。)
“芒刺”指谷類外殼的細刺,比喻微小卻令人不適的威脅。成語通過具象化的刺痛感,生動傳達心理層面的煎熬。其英語對應表達為“be on pins and needles”。
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分析,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語文工具書。
《芒刺在躬》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猶如芒刺紮在自己的肉體上,形容内心深處的痛苦或自責十分深刻。
《芒刺在躬》這個詞由三個部首組成:艹、扌、身。它總共有19筆。
《芒刺在躬》這個成語來源于《曹子建集》中的一篇故事。繁體字為《芒刺在躬》。
在古時候,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和現在基本保持一緻。沒有明顯的變化。
他犯下的錯讓他深感《芒刺在躬》,無法釋懷。
組合詞:芒刺在心、痛不欲生
内疚、懊悔、自責
無悔、寬慰、釋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