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酒甕的意思、酒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酒甕的解釋

亦作“ 酒罋 ”。盛酒的壇子。亦借指酒。《晉書·文苑傳·左思》:“﹝ 陸機 ﹞與弟 雲 書曰:‘此間有傖父,欲作《三都賦》,須其成,當以覆酒甕耳。’及 思 賦出, 機 絶歎伏,以為不能加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乃令 文君 當盧” 唐 顔師古 注:“ 郭璞 曰:‘盧,酒盧。’賣酒處累土為盧以居酒甕,四邊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鍛盧,故名盧耳。”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太湖詩·明月灣》:“但當乘扁舟,酒甕仍相隨。” 清 閻爾梅 《牧童曲》:“橋東酒家酒罋香,農夫辛苦何曾嘗。” 清 錢陸燦 《牡丹花下集同袁箨庵唐祖命方爾止張瑤星餘淡心黃俞邰諸君子長句》:“諸公同日看花來, 鄧生 酒甕還重開。” 洪深 《申屠氏》第四本:“地下已經堆着三個空酒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酒甕,漢語複合詞,由“酒”與“甕”組合而成。從字義角度解析,“酒”指用糧食或水果發酵制成的含乙醇飲料,《說文解字》釋為“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甕”為陶制容器,《爾雅·釋器》載“盎謂之缶,缶謂之瓿,瓿謂之甕”,特指口小腹大的貯器。合稱指專門用于儲酒的大型陶器,常見于古代釀酒作坊與宴飲場所。

其結構特征符合釀酒需求:陶土材質可保持酒液恒溫,甕口窄小便于密封防揮發,腹部圓闊利于酒醪發酵。《齊民要術》記載“作麴法”時強調“甕須用七月七日未觸新甕”,印證古代對酒甕潔淨度的嚴格要求。考古發現如河南賈湖遺址出土的九千年陶器殘片,内含酒石酸成分,佐證酒甕在中華釀酒史中的重要地位。

文學典籍中,酒甕常作為宴飲意象出現。杜甫《客至》雲“樽酒家貧隻舊醅”,其中“樽”與“甕”形成器物呼應;《晉書·畢卓傳》載“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所述“酒船”實為漢代船形青銅酒甕的雅稱。這些記載既反映古代酒器的實用功能,更承載着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

(注:因未獲取有效網頁鍊接,本文依據《漢語大詞典》《說文解字注》《齊民要術校釋》等典籍編撰,未标注數字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酒甕”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指裝酒的陶制容器,通常為小口大腹的壇子,用于儲存或運輸酒類。這種容器在古代釀酒和貯酒過程中廣泛使用,例如北海團城承光殿前的元代玉甕亭中便陳列着著名的渎山大玉海,即大型酒甕。

  2. 引申比喻
    成語中“酒甕”比喻人飲酒量極大,如“酒甕飯囊”(形容隻會喝酒的無能之人)。此用法源于酒甕無底、可無限續酒的特性,強調飲酒無節制。


二、曆史與文化用例

  1. 文獻記載
    《晉書·左思傳》提到陸機曾嘲諷左思的《三都賦》寫成後“當以覆酒甕”,後因賦文精妙而歎服。此處“酒甕”既指實物,也暗含對作品的貶低與反轉。

  2. 生活場景
    唐代顔師古注《漢書》時描述酒肆“累土為盧以居酒甕”,說明酒甕是古代酒鋪的典型陳設。


三、相關詞語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酒器文化或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及《晉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安怡白垩班劍冰雪節不便道彩錯赤漢尺籍短書赤手空拳除革怵悐翠虛定向培育鼎遊給富灌暢牯犀橫海鱗候火皇祚胡做交換台急困井渫莫食禁塞金水橋寖着技術坑岸枯葑辣撻旅退率陀天院茅土迷糊蓂靈遣欲凄悲情誼晴照訖事取經三不足畏缞粗署府蜀土宋廣平素故宿禽條形聽真提速菀勃無僇夏半遐福祥穟痟疾心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