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平素的意思、平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平素的解釋

[usually] 平時;素來;一向

他平素很少活動

詳細解釋

(1).平時;向來。 三國 蜀 諸葛亮 《與孟獲書》:“承知消息,嘅然永嘆,以存足下平素之志。”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上:“略其細故於平素,乃能辨其大利害於一朝。” 艾蕪 《回家》:“平素專好*********官司,能寫一手好狀子。”

(2).指往常的情事。 晉 陶潛 《詠二疏》:“促席延故老,揮觴道平素。”《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爺爺不信,可拘四鄰地方來問,便知小人平素。”

(3).猶平常;平庸。《宋書·袁粲傳》:“﹝ 粲 ﹞宅宇平素,器物取給。” 宋 陳亮 《送王仲德序》:“其後文華日滋,道德日茂,議論日高,政事日新,而天下之士已不安於平素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平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平常、素來、一向的狀态或行為。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平常;素來。指事物或行為在通常情況下、非特殊時期的狀态,或者指某種習慣、情況長期、一貫如此。
    • 例如:"他平素沉默寡言。"(指他平常/一向話不多。)
  2. 構詞與字義分析:

    • 平:本義指平坦、不傾斜,引申為平常、普通、安定、甯靜等義。在“平素”中,主要取“平常、普通”之意。
    • 素:本義指未經染色的白色絲絹,引申為本色、質樸、向來、往常等義。在“平素”中,主要取“向來、往常”之意。
    • 因此,“平素”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語素“平”(平常)和“素”(素來)并列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共同強調“平時、一貫”的含義。
  3. 用法與語境:

    • 主要用作時間副詞或形容詞,修飾動詞或名詞,說明動作發生的時間背景或事物的常态。
    • 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習慣、行為方式(如:平素為人、平素愛好),或事物的一般狀态(如:平素景象)。
    • 帶有一定的書面語色彩,但口語中也常用。
  4. 近義詞辨析:

    • 平常/平時:意義非常接近,都指普通、通常的時候。區别在于“平素”更側重“素來、一貫如此”的時間延續性,書面語感稍強。
    • 向來/一貫/素來:這幾個詞更強調時間上的“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如此”,與“平素”的核心義非常接近,常可互換。“平素”有時更側重指“在非特殊時期的常态”。
    • 往常:指過去平常的日子,側重與“現在”或“某個特定時刻”的對比。“平素”則不一定強調這種對比。
  5. 古漢語用法(補充):

    • 在古漢語中,“平素”有時也指“平居”,即平日閑居之時,或指清白的操守(此義較少用,現代漢語主要用前述含義)。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平素”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詞義

  1. 平時、素來
    指通常情況下的狀态或習慣,強調一貫性。例如:

    • “他平素很少活動”。
    • 《紅樓夢》中描述林黛玉“平素十頓飯隻好吃五頓”。
    • 諸葛亮《與孟獲書》提到“足下平素之志”。
  2. 往日的情事
    可指過去的經曆或情景,如陶淵明詩句“揮觞道平素”。

  3. 平庸(較少用)
    如《宋書》評價袁粲“宅宇平素”,形容其生活簡樸。


二、用法特點


三、經典出處


四、現代應用

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描述長期穩定的特征,如:“他平素注重細節,工作極少出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釋義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兩貝宮悲觀波士頓步挽車草土臣常算綢綢當世才度登願氐房貳言豐夥逢湧鲠氣狗曲鈎沈何所洪谟荒忽黃雲谶回顔簡貴嚼舌根假塗錦葵謹政雞黍期居落口大狂顧款字苦熬料鈔離本徼末黧瘠厲心滿腹牢騷糜沒南美能子毰毸鋪翳謙降七兵起工慶福青巒全場三千大千世界十號鼠耗四墉聽聲銅打鐵鑄溫濕閑退嚣鬧卸職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