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顧曲的意思、顧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顧曲的解釋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瑜 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 瑜 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謡曰:‘曲有誤, 周郎 顧。’”後遂以“顧曲”為欣賞音樂、戲曲之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偵戲》:“一片紅毺鋪地,此乃顧曲之所。” 蘇曼殊 《焚劍記》:“此一粉頭耳,計今夕車所停二十餘處,顧曲之人,何止半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顧曲”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典雅詞彙,其核心含義與戲曲欣賞和音樂鑒賞密切相關,主要包含以下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顧”指觀看、欣賞,“曲”指樂曲、戲曲。合稱“顧曲”即指欣賞音樂或戲曲表演。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引申義

    引申為對音樂、戲曲藝術有精深鑒賞能力,常形容人具備高雅的藝術品味。

    來源:《中國戲曲大辭典》(張庚、郭漢城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典故溯源

“曲有誤,周郎顧”

此典出自《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周瑜(字公明)精通音律,聽樂時若發現演奏錯誤,即便醉酒亦會轉頭看向樂師示意。後以“顧曲周郎”代指精通音律之人,并衍生出“顧曲”一詞。

《三國志》載:“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阙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


三、現代用法

  1. 戲曲評論領域

    用于形容對戲曲表演的專業點評,如“顧曲家”指戲曲鑒賞家。

    例:近代戲曲理論家吳梅在《顧曲麈談》中系統論述了戲曲創作與鑒賞标準。

    來源:吳梅《顧曲麈談》(商務印書館,1916年)

  2. 文化雅稱

    常見于詩詞、書畫題跋,如“顧曲軒”“顧曲亭”,象征文人的藝術修養。

    來源:《中國傳統文化關鍵詞》(劉夢溪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權威引用


“顧曲”融合了曆史典故與藝術鑒賞内涵,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标志性的審美概念。其權威釋義可進一步參考《漢語大詞典》電子版(www.hanyudacidian.cn)及《中國戲曲大辭典》紙質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顧曲”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本義
    原指周瑜精通音律,能察覺樂曲錯誤并回頭示意。《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記載:“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阙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由此形成俗語“曲有誤,周郎顧”。

  2. 引申義
    後演變為對音樂、戲曲的欣賞或鑒賞的代稱。例如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中“此乃顧曲之所”,即指欣賞戲曲的場所。

二、相關典故與用法

三、現代釋義

現代漢語中,“顧曲”可泛指對音樂、戲劇的欣賞,或形容人具備敏銳的藝術感知力。例如:“他對傳統戲曲頗有研究,堪稱顧曲行家。”

該詞兼具曆史底蘊與文學美感,是中文裡表達藝術鑒賞的雅緻詞彙。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解讀,可參考《三國志》原文及古典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黯湛把絶編排蟬靈子成因聰令道日惦算洞心駭耳返縛風措風殿告天鳥蠱僞橫嶺桓蒲缰子教導隊膠密姐妹核進退失所舉肥客計焜烨莨紗鸾困鳳慵録音機馬禁匿情破月千秋金鏡青稻其時鵲音屈一指日新月異如之何剩菜殘羹筮卦豕突狼奔樹威祀社鎖梁攤點讨探他室天仙配鐵研通徹銅鼓钗投斧拖下水溫度污濊仙飛履項頸仙箓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