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鴻博的意思、鴻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鴻博的解釋

(1).謂學識淵博。 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 杜鎬 尚書,鴻博之士也。” 清 薛福成 《<寄龛文存>序》:“然苟非瑰奇鴻博絶特之才,則雖得其傳與時與地,或能至而不必成,能成而不必造其極。”

(2).科舉考試博學鴻詞科的省稱。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三:“比來閨秀能詩者,以 許太夫人 為第一。其長嗣 佩璜 ,與餘同徵鴻博。”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 清獻 再起,應鴻博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鴻博(hóng bó)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指大型雁類,引申為“宏大”“廣博”。如《史記·陳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即以“鴻鹄”喻志向遠大。

  2. 本義為“廣”“通達”,如《說文解字》釋“博,大通也”,後衍生出“學識廣博”之意,如《荀子·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合成詞“鴻博” 融合二者核心義,強調規模宏大且内容廣博,多用于形容學識、才藝或事業格局。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① 宏偉廣博;② 特指學識淵博。”例:清人章學誠《文史通義》載“鴻博之儒,蔚為著述”。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2卷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标注為形容詞,釋義:“淵博;廣博”,如“鴻博之士”“鴻博的學術造詣”。

    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三、經典文獻用例

  1. 學識淵博

    清代“博學鴻詞科”為選拔鴻博之士的特科,見《清史稿·選舉志》:“康熙十七年,诏舉博學鴻儒,備顧問著作之選。”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清史稿》

  2. 事業宏闊

    明代宋濂《送陳庭學序》稱:“其氣愈充,其語愈壯,其志意愈高,蓋得于山水之助者鴻博矣。”喻山水滋養人的胸襟格局。

    來源:《宋學士文集》


四、現代用法

當代語境中,“鴻博”多用于書面語,常見于: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2.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3. 趙爾巽等. 《清史稿》[M]. 北京:中華書局,1977.
  4. 宋濂. 《宋學士文集》[M]. 明刻本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鴻博”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學識淵博
    指學問廣博深厚,多用于形容才學出衆的人。例如宋代丁謂在《丁晉公談錄》中提到“杜鎬尚書,鴻博之士也”,即強調其學識的廣博性。清代薛福成在《<寄龛文存>序》中也用“鴻博”形容才華卓越之人。

  2. 字義拆解

    • 鴻:原指大雁,引申為“大”“強盛”“興盛”,如“鴻業”指宏偉的事業。
    • 博:本義為“廣”“豐富”,如“博學”即指知識廣泛。
      兩字組合後,整體含義強調學問的宏大與深厚。

二、科舉相關含義

清代科舉設有“博學鴻詞科”,簡稱“鴻博”,是選拔博學之士的特殊考試。例如清代袁枚《隨園詩話》提到文人參與“鴻博”科考的經曆,陳康祺《郎潛紀聞》也記載了相關史實。


“鴻博”既可形容人學識淵博,也特指清代科舉中的博學鴻詞科。其内涵融合了“鴻”的宏大與“博”的廣袤,體現了對學問的極高推崇。

别人正在浏覽...

安服骜然北籁北門學士貶議筆彩比肩褂蒼官朝酲沖殻子椽杙垂球春念大疋冬冬端醇惡事傳千裡飯袋反氣朏臀風飛雲會鋒铩負乘緻寇蓋然性更練鬼族棍團顧犬補牢鴻等回亂貨黩假球祭報激箭進狩寖衰酷令螂蟻民極鳥途獰視平靜仆仆道途驅課柔緑三長善月三李生絹侍視司倉堂密鐵門頭答五風十雨五辛菜饷榼香璎效力謝告卸磨殺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