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 阮孚 ,性好屐,嘗自蠟屐,并慨歎說:“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見《晉書·阮孚傳》。後以“阮家屐”泛指木屐。 唐 王維 《谒璿上人》詩:“牀下 阮 家屐,窗前 筇 竹杖。”亦省稱“ 阮屐 ”。 元 王恽 《遊萬箇山》詩:“尋源入雲蘿,不惜 阮 屐敗。”
“阮家屐”是一個源自《晉書·阮孚傳》的典故,指代木屐。以下是詳細解釋:
典故來源
晉代名士阮孚喜愛木屐,常親手用蠟塗抹木屐,并感歎:“不知一生能穿幾雙木屐!”。這一故事體現了魏晉名士的率性灑脫,後以“阮家屐”代指木屐。
詞義解析
文學引用
唐代王維《谒璿上人》詩中有“牀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之句;元代王恽在《遊萬個山》中也以“阮屐”入詩,展現隱逸情懷。
文化内涵
該詞不僅描述器物,更承載了魏晉風度的審美意趣,常用于詩詞中表達超然物外或閑適自得的情感。
阮家屐是指阮姓族人生産制作的木底草鞋。其特點是鞋底采用木制,而鞋面則使用草編或麻布。這種鞋子主要流行于中國南方地區,被視為一種傳統的漢族民間手工藝品。
阮(部首:阜,共7畫)+ 家(部首:宀,共6畫)+ 屐(部首:山,共5畫)= 阮家屐(總計18畫)
“阮家屐”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南方地區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品,阮姓族人以制作鞋子為生,鞋子因此得名阮家屐。
阮家屐的繁體字為「阮家屐」。
在古時候,漢字「屐」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漢時期有些文獻中用「屐」字的上半部分曾寫作「咠」字。
1. 我們家的祖輩都是制作阮家屐的手藝人。
2. 他穿着一雙精緻的阮家屐走進了房間。
制作阮家屐、阮家屐鞋底、阮家屐制作工藝、阮家屐文化
草底鞋、木底草鞋、南方傳統鞋履
皮鞋、布鞋、現代鞋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