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邸閣的意思、邸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邸閣的解釋

古代官府所設儲存糧食等物資的倉庫。 三國 魏 曹植 《謝賜穀表》:“詔書念臣經用不足,以船河邸閣穀五千斛賜臣。”《新唐書·裴休傳》:“時方鎮設邸閣居茶取直。因視商人它貨橫賦之,道路苛擾。” 清 陳維崧 《寄黃梨洲先生求為先人志墓》詩:“ 東都 壇墠立名字,西園邸閣紛袿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邸閣是中國古代文獻中常見的倉儲設施名稱,指官方設立的糧食、物資儲備倉庫。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其核心功能是為軍事行動或地方治理提供後勤保障。據《漢語大詞典》解釋,"邸"原指官員住所,後衍生出屯集之義;"閣"則為儲存建築,二者合稱特指兼具行政與儲備功能的複合型倉庫。

從曆史沿革看,邸閣在漢魏時期承擔着戰略物資調配職能。例如《三國志·魏書》記載鄧艾在隴西"修治邸閣",為伐蜀儲備軍糧,印證其軍事倉儲屬性。至唐宋時期,隨着漕運體系發展,邸閣逐漸轉型為連接水陸運輸的樞紐倉庫,如《資治通鑒》提及揚州設有大型鹽鐵邸閣。

文獻用例顯示邸閣具有三個典型特征:一是官辦性質,由地方政府或軍隊直接管理;二是規模龐大,常設于交通要道;三是功能複合,兼具存儲、轉運及臨時駐防功能。近義詞辨析方面,"倉廪"側重民用儲糧,"武庫"專指兵器存放,而邸閣更強調戰備物資的綜合儲備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邸閣”是古代官府設立的用于儲存糧食及其他物資的倉庫,其功能類似于現代的儲備庫。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曆史文獻與用例

  1. 三國時期
    曹植在《謝賜穀表》中提及“河邸閣穀五千斛”,說明當時邸閣是重要的糧食儲備設施,可能位于河道附近以方便運輸。
  2. 唐代
    《新唐書·裴休傳》記載,唐代藩鎮通過邸閣儲存茶葉并征收商稅,可見其功能從單一倉儲擴展到了經濟管理領域。
  3. 清代
    陳維崧的詩句“西園邸閣紛袿襜”反映了邸閣在文人筆下的文化意象,側面印證其作為官府象征的存在。

功能與演變

補充說明

需注意“邸閣”與“邸店”的區别:前者為官方倉儲,後者多為私人經營的旅店或貨棧(提及兩者等同,但多數文獻未支持此說法)。

總結來看,“邸閣”是古代中國行政體系中重要的物資儲備機構,其用途隨時代發展逐漸多元化。

别人正在浏覽...

奧林匹克勳章長勺長謝巢父赪蕊玼瑕達典蜂黃富浪負暄崗尖幹能共建貴嚴好事之徒河脣呵诘核正胡吹教鞭金琯集體經濟九沸九故十親掬誠郡兵科第出身昆軸枯傷赉況來歆冷俊令堂臨鏡旒纩劉窟頭羅苴子麻辣辣面環滅頂之災奴隸主階級前調齊齒棋丸區署乳糜三覆膳部世宗稅場泝洄梯桄頽志甕鼻五石瓠誣行五辛盤铦錐小腳子蟹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