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功烈的意思、功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功烈的解釋

[achievement] 功勳業績

詳細解釋

亦作“ 功列 ”。功勳業績。《左傳·襄公十九年》:“銘其功烈,以示子孫。”《漢書·儒林傳·張山拊》:“出則參冢宰之重職,功列施乎政事。” 宋 蘇轼 《王仲儀真贊》:“蓋功烈已著於時,德望已信於人。” 郭沫若 《十批判書·前期法家的批判》:“假使 悼王 遲死,讓他至少有十年或五年的執政期間,則約定俗成,他的功烈決不會亞于 商鞅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功烈”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功勳業績,常用于形容某人的成就或貢獻顯著。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該詞由“功”(功勞、功績)和“烈”(顯赫、盛大)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顯赫的功績”。其核心意義指通過重大努力取得的卓越成就或對社會、國家的突出貢獻。

  2. 古籍例證

    • 《左傳·襄公十九年》記載:“銘其功烈,以示子孫”,意為将功績銘刻以傳後世。
    • 司馬相如在《喻巴蜀檄》中寫道:“名聲施于無窮,功烈著而不滅”,強調功績的持久影響力。
    • 宋代蘇轼《王仲儀真贊》提到“功烈已著于時”,指功績在當時已廣為人知。
  3. 用法特點

    • 褒義色彩:多用于贊揚曆史人物或傑出個體的貢獻,如“功烈震主”(形容功績極大,甚至讓君主忌憚)。
    • 現代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曆史文獻、學術讨論或文學性較強的文本中。

總結來說,“功烈”強調顯著且長遠的功績,帶有莊重、褒揚的語義色彩,多見于對曆史人物或重大事件的評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功烈》的意思

《功烈》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功勞、貢獻、事業的偉大成就。

《功烈》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功烈》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力」和「火」。它的總筆畫數為12。

《功烈》的來源

《功烈》的來源較為複雜,它最初是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分别是「功」和「烈」。在曆史演變中,這兩個字合并成了《功烈》這個詞,用以形容人們在事業、事物上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功烈》的繁體

《功烈》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功獵」。

《功烈》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功烈」的寫法并未有較大變化,仍然是由「功」和「烈」兩字組成。

《功烈》的例句

1. 他的勇敢行為為國家作出了巨大的《功烈》。

2. 這件事情的成功,是他多年來辛勤付出的結果,是他的《功烈》。

《功烈》的組詞

英勇《功烈》、鬼斧神工的《功烈》、革故鼎新的《功烈》

《功烈》的近義詞

功績、成就、業績

《功烈》的反義詞

功敗垂成、無所作為、無成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