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幹冷的意思、幹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幹冷的解釋

[dry and cold (weather)] 指沒有雨雪而嚴寒的天氣

天氣幹冷

詳細解釋

幹燥寒冷。 徐保林 丁秀峰 《毛氈路》:“翌日清晨,吼叫了一天的風雪終于停息下來,,天氣卻變得幹冷幹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幹冷”是漢語中形容氣候特征的複合形容詞,由“幹”與“冷”兩個單字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定義,“幹”指空氣中水分含量低,“冷”指溫度低于人體舒適範圍,二者結合後描述一種幹燥且低溫的環境狀态。

從詞語結構分析,“幹冷”屬于并列式合成詞,兩個語素平等組合,共同修飾氣候特征。《漢語大詞典》指出該詞常見于描述中國北方冬季氣候,例如:“華北平原的冬季多表現為幹冷天氣,與南方濕冷形成對比。”其使用場景具有明顯地域性,多出現于氣象預報、地理教材及日常生活表述中。

在氣象學領域,《中國氣象學術語》将幹冷氣候細化為兩種指标:相對濕度低于40%且日平均氣溫≤5℃。此類氣候易引發皮膚皲裂、呼吸道不適等生理反應,相關防護措施常見于《健康生活指南》等科普文獻。

對比濕潤型寒冷氣候,幹冷環境因缺少水分調節,體感溫度往往比實際氣溫更低。這種現象在《地理環境與人體感知》專著中通過風寒指數公式進行了量化說明:

$$

text{體感溫度} = 13.12 + 0.6215T - 11.37V^{0.16} + 0.3965TV^{0.16}

$$

(T為氣溫℃,V為風速km/h)公式顯示同等低溫下,幹燥多風環境會加劇寒冷感知。

網絡擴展解釋

“幹冷”是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天氣或氣候特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天氣或環境中幹燥且寒冷的狀态,通常伴隨低濕度(相對濕度在30%-50%以下)和低溫。例如北方冬季的典型氣候。

二、主要特點

  1. 濕度低:空氣中水分含量少,蒸發快,易導緻皮膚幹燥。
  2. 體感直接:寒冷感較明顯,但不像濕冷那樣滲透性強。
  3. 常見場景:多出現在冬季、内陸或高原地區,如中國北方的冬季。

三、與“濕冷”的對比

特征 幹冷 濕冷
濕度 低(30%-50%以下) 高(70%-90%以上)
體感 幹燥、刺骨 陰冷、滲透性強
地域 北方、内陸 南方、沿海

四、例句與應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幹冷天氣的防護措施或地理分布,可參考權威氣象資料或環境研究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

暗線編隊殘心操作台成份吃乾飯齒牙爲禍綽見刺環從臾殚悶撢啧索隱盜帑棣棣發虛風速器分書感光灌叢海損黑漫漫恒規壞錢黃虀淡飯甲勑嚼牙龈桀骜不恭吉事積歲欄廄理七六丁六甲銮駕隊子露餐風宿論核梅花使溟鴻明節蔫食濆激魄蕩魂搖千狐腋輕骨頭瓊山禾瓊液齊疏容顔入禅上上乘少日聖躬守慎守玄鐵闆不易帖頭狪犬媮堕退版往辭污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