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功的意思、戎功的詳細解釋
戎功的解釋
(1).大功。《詩·周頌·烈文》:“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 毛 傳:“戎,大。” 明 宋濂 《拟薛收上秦王平夏鄭頌》:“天下萬姓,驩欣舞抃,以為皇帝之睿謨雄算,王之戎功駿烈,皦皦乎不可尚已。”
(2).猶戎事。 漢 蔡邕 《光武濟陽宮碑》:“戮力戎功,翼戴 更始 。”
詞語分解
- 戎的解釋 戎 ó 古代兵器的總稱。 軍隊,軍事:兵戎。投筆從戎(指文人從軍)。戎裝。戎馬。 古代稱兵車:禦戎。 大:戎功。 稱(方言,音如“農”):“戎有良翰”。 中國古代稱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姓。 筆畫
- 功的解釋 功 ō 勞績,成績,與“過”相對:功勳。功績。論功行賞。徒勞無功。功德無量(刵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功。功能。功虧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 物理學上指用力使物體
網絡擴展解釋
“戎功”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以下兩種核心釋義,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可能有所側重:
一、基本含義(側重軍功、戰功)
- 字義解析
- “戎”指戰争、軍隊;“功”指功績、成就。組合後表示在戰争中取得的功績。
- 用法說明
- 用于誇贊個人或團體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或軍事成就。例如:“嘉此戎功,晉秩樞佐”(明代《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诰》),意為表彰軍事功績。
二、擴展含義(古典文獻中的引申)
- 大功、重大成就
- 在《詩經·周頌·烈文》中,“念茲戎功”指“銘記這些偉大功績”,此處“戎”通“大”(毛傳注解)。
- 泛指軍事事務
- 漢代蔡邕《光武濟陽宮碑》中“戮力戎功”意為“緻力于軍事事務”,此處“戎功”代指戰争相關的職責。
三、語境差異
- 古代經典(如《詩經》)多指廣義的功績,側重“大”的抽象意義。
- 後世文獻(如漢、明時期)更偏向具體軍事成就,強調戰争背景。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戎功》的意思
《戎功》是指在戰争中所取得的功績、戰功。戰功乃是士兵在戰鬥中所表現出的英勇、機智和決心。
《戎功》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戎功》的拆分部首為「戈」和「力」,部首「戈」表示兵器,「力」表示力量;《戎功》共有10畫。
《戎功》的來源
《戎功》一詞源自古代漢族傳說中的戎王所取得的戰功,也常被用來形容其他英勇戰士所表現出的威武勇猛。
《戎功》的繁體
繁體字為「戎功」,與簡體字相同。
《戎功》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戎功」的寫法與現代相同。
《戎功》的例句
1. 他在此次戰争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功績彪炳。
2. 部隊為保衛國家,奮勇殺敵,創造了累累戎功。
《戎功》的組詞
1. 戎裝:指軍裝,士兵所穿的戰鬥服裝。
2. 有功:指在某事上有出色的表現或成就。
《戎功》的近義詞
1. 戰績:表示在戰争或戰鬥中取得的成績或成就。
2. 功績:指在某個領域或事務上取得的卓越成就。
《戎功》的反義詞
1. 戎敗:表示在戰争中遭受失敗。
2. 失功:指在某事上失去出色的表現或成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