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徽的意思、弦徽的詳細解釋
弦徽的解釋
琴弦與琴徽。借指絲弦樂器。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釋名》:“倉猝而作,立付弦徽者,仍與徒歌相仿。”
絃徽:一說琴弦和琴徽。《晉書·隱逸傳·陶潛》:“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絃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參見“ 弦徽 ”。
詞語分解
- 弦的解釋 弦 á 系在弓背兩端的、能發箭的繩狀物:弓弦。弦韋(“弦”指弓弦,“韋”是獸皮,弦緊皮軟,喻性子急緩不同。古人佩弦來警戒自己的性緩,佩韋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後遂用“弦韋”喻朋友的規勸)。弦月(農曆每月初
- 徽的解釋 徽 ī 标志,符號:國徽。校徽。帽徽。徽章。徽記。徽幟(?)。 美好的:徽號。 〔徽州〕舊地名,在今中國安徽省歙縣。簡稱“徽”,如“徽墨”。 系琴弦的繩,後用做撫琴标記的名稱,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筆
網絡擴展解釋
“弦徽”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xián huī,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如下:
1.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指古琴等絲弦樂器的“琴弦”與“琴徽”(琴面上标識音位的圓點标記)。
- 引申義:代指絲弦樂器整體,或泛指音樂演奏。
2.文學與用法
- 文學作品引用:
- 朱自清在《中國歌謠·歌謠釋名》中提到“立付弦徽者,仍與徒歌相仿”,指即興創作後直接用樂器演奏,與清唱效果相似。
- 《晉書·陶潛傳》記載陶淵明“畜素琴一張,絃徽不具”,表達其超脫形式、注重意趣的境界。
3.引申意義
- 可形容音樂和諧優美,或事物協調的狀态(如成語用法)。
- 現代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讨論中,強調傳統樂器的文化意涵。
4.使用場景
- 描述古琴、琵琶等絲弦樂器的演奏或構造。
- 比喻藝術創作中形式與意境的結合。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琴的“徽位”功能或相關典故,可參考漢典及查字典的詳細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弦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弦徽》是一個音樂相關的詞語,原指古琴、古筝等弦樂器上的徽,用于調整樂器的音高。
拆分部首和筆畫:
《弦徽》的部首是弓,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弦徽》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最早可以追溯到《爾雅·釋器》中,用來描述調音、調弦的技巧和方法。
繁體:
《弦徽》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弦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書法中,寫「弦徽」的漢字形狀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但其基本結構和部首并未改變。
例句:
1. 他在琴藝上鑽研多年,能夠熟練地調整弦徽,使樂器發出悅耳的音色。
2. 這位音樂家用手指輕觸弦徽的位置,優雅地演奏出了一曲動人的琴音。
組詞:
弦樂、琴徽、弦音、弦繩、弦索
近義詞:
琴徽、弦軸、音準
反義詞:
敲擊、打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