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弦徽的意思、弦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弦徽的解釋

琴弦與琴徽。借指絲弦樂器。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釋名》:“倉猝而作,立付弦徽者,仍與徒歌相仿。”

絃徽:一說琴弦和琴徽。《晉書·隱逸傳·陶潛》:“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絃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參見“ 弦徽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弦徽”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及文化背景進行解析。該詞未被《漢語大詞典》等大型工具書單獨收錄為詞條,但可通過拆解其構成字“弦”與“徽”的本義及引申義,并結合古代文獻用例進行闡釋:

一、字義解析

  1. 弦:

    • 本義:指弓弦,即繃在弓背兩端用以發射箭矢的繩狀物。《說文解字》:“弦,弓弦也。”如《禮記·樂記》:“張皮侯而栖鹄,則…貫革之射息也。”鄭玄注:“皮侯,以皮飾侯;栖鹄,著鹄于侯中;張謂張弦。”
    • 引申義:
      • 樂器之弦:指琴、瑟、琵琶等弦樂器上用以發聲的絲線或金屬線。如嵇康《琴賦》:“弦以園客之絲,徽以鐘山之玉。”
      • 弦樂器或音樂:代指弦樂器或弦樂。如《禮記·樂記》:“絲聲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聽琴瑟之聲,則思志義之臣。”
      • 數學術語:指圓周或曲線的一部分,或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對邊。
      • 時間概念:指月亮半圓的狀态(上弦、下弦)。
    • 文化象征:常與禮樂、修養、高雅情操相聯繫。如《禮記·樂記》:“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
  2. 徽:

    • 本義:指繩索、束發的帶子。《說文解字》:“徽,衺幅也。一曰三糾繩也。”段玉裁注:“衺幅,未聞…三糾,謂三合而糾之也。”引申為捆綁、束縛。
    • 引申義:
      • 琴徽:古琴面闆外側鑲嵌的十三個圓形标記,用以标示泛音位置或按音音位,多用金、玉、蚌殼等制成。如嵇康《琴賦》:“弦以園客之絲,徽以鐘山之玉。”李善注:“《淮南子》曰:‘昆侖之玉。’…琴有徽,所以示音也。”
      • 标志、符號:如徽章、國徽。
      • 美好、善良:如“徽音”(德音,美好的聲譽)、“徽猷”(美善之道)。
      • 地名:如徽州(今安徽黃山市一帶)。

二、“弦徽”的合成義

“弦徽”一詞,主要見于古代文獻,尤與古琴文化密切相關,其核心含義指向古琴的琴弦與琴徽,是古琴這一樂器的核心組成部分的代稱。具體而言:

  1. 指代古琴本身或其關鍵構件:直接指琴弦和琴徽這兩個決定古琴音色、音高和演奏技法的重要部件。如《晉書·隱逸傳·陶潛》:“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此處明确指琴弦和琴徽。
  2. 象征琴藝、音樂或高雅文化:作為古琴的核心元素,“弦徽”常被用來象征琴樂藝術、文人雅趣或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如古人詩文常以“調弄弦徽”代指彈琴,寄托情志。
  3. 引申為規範、法度或美好德行的象征:因琴弦需調適方能成樂,琴徽标示音律位置,故“弦徽”有時被賦予“法度”、“準則”或“美好德行”的抽象含義,強調其調節、規範與彰顯美好的功能。如某些文獻中可能以“弦徽”喻指禮樂教化或道德規範。

三、文獻例證與文化意蘊

“弦徽”一詞,核心指古琴的琴弦和琴徽,是古琴發聲與定音的關鍵部件。在具體語境中,它既實指樂器構件,也常作為古琴乃至高雅音樂、文人情懷、禮樂規範或精神境界的象征。其文化意蘊深厚,是中國古代音樂文化與士人精神的重要載體。

網絡擴展解釋

“弦徽”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xián huī,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如下:

1.基本含義

2.文學與用法

3.引申意義

4.使用場景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琴的“徽位”功能或相關典故,可參考漢典及查字典的詳細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哀荒暗世案緻傲誕拜疏杯炙遍疊并膀禀假鄙弱潮汐能陳狀掣縱從動錯盭大謬踮踵逗樂兒餌誘筏工分毫不取幹譽廣譜還京樂汗號豪芒紅榜昏昏默默霍霍霍奕嬌艾節理诘證疾苦絶密揩磨樂祖立仆遛彎鑪捶蟒服玫瑰甕面審秘固暖絲絲青陵豈直曲繩三過上妝十劑收鑼罷鼓說參請說口遢邋天理不容吐咬望洋而歎帷門務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