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抉擿的意思、抉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抉擿的解釋

抉擇;擇取。 唐 陸龜蒙 《書<李賀小傳>後》:“吾聞淫畋漁者謂之暴天物,天物既不可暴,又可抉擿刻削露其情狀乎?” 宋 司馬光 《進<資治通鑒>表》:“徧閲舊史,旁采小説,簡牘盈積,浩如煙海,抉擿幽隱,校計毫釐。”《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願雲<四客政論>》:“莽莽亡國史中,抉擿探索,多有可資後世之尋味者。”

挑剔;揭發。《資治通鑒·魏明帝太和元年》:“尚書郎 樂安 廉昭 以才能得幸,好抉擿羣臣細過以求媚於上。” 胡三省 注:“抉,一決翻,挑也;擿,他歷翻,發動也。”《續資治通鑒·宋哲宗元祐元年》:“ 惠卿 方其無事,已一一收録以備緩急之用,一旦争利,隨相抉擿,不遺餘力,此犬彘之所不為,而 惠卿 為之。” 清 陳田 《明詩紀事己籤·李攀龍》:“經義寡稽,援據失當,瑕疵曉然,無庸抉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抉擿”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抉”與“擿”兩個動詞性語素并列構成,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典文獻用例分析,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兩方面:

  1. 揭露、挑剔

    “抉”本義為挑出、挖出(《說文解字》:“抉,挑也”),“擿”通“擿”,讀作tī時指揭發(《廣雅》:“擿,發也”)。二字連用表示深入揭露弊病或刻意挑剔細節,如《新唐書·李绛傳》載“擿奸抉蠹”,即指揭露奸邪、剔除腐敗。該用法多用于批判性語境,強調對隱藏問題的深入挖掘。

  2. 選擇、摘取

    在部分文獻中,“抉擿”引申為有目的地篩選精華内容,如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提及“抉擿菁華”,即指從龐雜材料中提煉精要。此處詞義偏向中性,與“抉擇”“擿藻”等詞存在語義關聯,體現對文本或事物的主動辨析過程。

古典文獻例證:

《淮南子·要略》中“擿掇遂事之蹤,追觀往古之迹”一句,高誘注“擿,抉也”,佐證二字互訓關系;宋代洪邁《容齋隨筆》亦用“抉擿隱伏”形容對史實的考據,印證其考辨内涵。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第7版)、《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抉擿”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釋義

  1. 抉擇與擇取
    指從複雜事物中挑選精華或關鍵部分。例如:

    • 宋代司馬光在《進<資治通鑒>表》中提到“抉擿幽隱”,意為發掘曆史中的隱微細節。
    • 唐代陸龜蒙的文獻中也用“抉擿”表達對事物的精要選擇。
  2. 挑剔與揭發
    含貶義,指刻意揭露他人過失或細節問題。例如:

    • 《資治通鑒》記載,廉昭通過“抉擿群臣細過”讨好君主。
    • 清代陳田的《明詩紀事》提到“無庸抉擿”,即無需刻意挑剔。

二、詞源與結構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擴展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判斷詞義,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資治通鑒》等原始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安登報廟背胸波波劫劫撥捐簿問材積長牓長籌塵冗黛黑誕瓦端闱鄂爾多斯法花封典擀氈憨生號位鴻名回天護塞護秃狡計結缡井圃驚座絶出控名責實累牍掠鬧楞勁緑虵蠻牋貿儒潑钐乾辣辣遷讓旗蓋瓊島春雲啟事拳跽曲政豕虎傳訛釋義水嫩稅入吮舐私養胎死腹中歎慜體刑退食外城玩月瓦匜饷挽涎水小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