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攔羊的意思、攔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攔羊的解釋

放羊,牧羊。《解放日報》1943.1.13:“從雜務人員中挑選人去攔羊,提高攔羊人的生活,使他注意經營,這種生産獲利很大。” 丁玲 《太陽照在桑幹河上》二:“ 顧湧 那時是個攔羊的孩子,哥哥替人攬長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攔羊"是一個具有地域特色的漢語詞彙,主要流行于中國西北地區(如陝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其核心含義指在山區或丘陵地帶驅趕并看管羊群進行放牧的行為。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方言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放牧行為

    指牧羊人引導羊群到野外覓食,同時防止其走失或破壞莊稼。與平原地區的“放羊”不同,“攔”字強調在複雜地形中阻攔羊群進入危險區域或農田的動态管理,如《陝北方言詞典》釋義:“趕着羊群到山野吃草,并隨時阻攔其亂跑” 。

  2. 方言特色

    該詞屬于晉語、西北官話詞彙,尤以陝北地區使用最廣。據《漢語方言大詞典》記錄,“攔羊”在陝晉蒙交界地帶指“牧羊人跟隨羊群移動,通過吆喝、投擲土塊等方式控制方向” 。


二、文化内涵


三、與“放羊”的語義差異

詞彙 適用地形 行為側重 地域分布
攔羊 山地、溝壑區 主動驅趕與阻攔 西北晉語區
放羊 平原、草場 跟隨或定點看守 全國通用

權威參考文獻

  1. 李榮 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M].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
  2. 劉育林.《陝北方言詞典》[M].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1.
  3. 王曉平.《黃土高原的牧歌:農牧交錯帶文化研究》[J]. 民俗研究, 2010(4).

(注:為符合學術規範,文獻來源标注紙質出版物信息,未提供網絡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攔羊”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詞義
    指“放羊”或“牧羊”,即看管、飼養羊群的活動。該詞多見于中國北方方言,尤其是西北地區(如陝西、山西等)的農村用語。

  2. 用法與語境

    • 動詞短語,通常指職業或日常勞作行為,如“他每天上山攔羊”。
    • 常見于文學作品和口語中,帶有地域文化色彩。
  3. 詞源與出處
    該詞最早可見于1943年《解放日報》的報道,描述通過組織人員攔羊提高生産效益的案例。丁玲在小說《太陽照在桑幹河上》也使用了這一詞彙,強化了其方言屬性和曆史背景。

  4. 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放羊、牧羊
    • 關聯詞:攬長工(同期文學作品中的勞動類詞彙)
  5. 拓展說明
    在方言中,“攔”除了“阻擋”本義外,還可引申為“看管、照料”,體現了漢語方言的靈活性。例如:“攔羊人”即牧羊人,強調對羊群的日常管理職責。

如需進一步了解方言詞彙的用法,可參考文學作品中相關語境的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百思莫解背集逼骨不曉事采蘩愁悶春晖打悶棍大諾搭頭大緻惰農斐韡鬼相滾水吼怒獲尤胡僧夾漈先生菅蒯建省嚼環解甲倒戈靳道金徒極心逫律開甲連反賣爵馬尿水門扉蠓煙明聰那堪鬧漕蹑節女嬃牌子曲鋪手千年觥前所未有券約熔劑孺泣如醉如癡澀筆申滌舍卻水功德局說怿碎瓦頹垣素裝屠陷瓦尊違利赴名萎萎衰衰吳濞五色缤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