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瓦樽 ”。陶制的注酒器,可作禮器。《北史·宇文恺傳》:“祭用純,漆俎瓦樽,文於郊,質於廟。” 唐 許渾 《送客南歸有感》詩:“瓦尊迎海客,銅鼓賽江神。” 宋 曾鞏 《<禮閣新儀>目錄序》:“故瓦樽之尚而薄酒之用,大羹之先而庶羞之飽,一以為貴本,一以為親用。”
“瓦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ǎ zūn(注音:ㄨㄚˇ ㄗㄨㄣ),其核心含義如下:
瓦尊(亦作“瓦樽”)指陶制的注酒器,在古代常作為禮器使用。該器物材質樸素,體現了古代禮儀中“貴本”與“實用”結合的特點。
曆史典籍:
《北史·宇文恺傳》記載:“祭用純,漆俎瓦樽,文於郊,質於廟”,說明瓦尊在祭祀活動中的禮器功能。
宋代曾鞏《禮閣新儀目錄序》提到“瓦樽之尚而薄酒之用”,強調其作為禮器的象征意義。
詩詞引用:
唐代許渾《送客南歸有懷》中“瓦尊迎海客,銅鼓賽江神”,描繪了瓦尊在宴客場景中的使用。
宋代林希逸詩句“斜插疏枝破瓦尊”,則展現了瓦尊作為日常酒器的文人雅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北史》《禮閣新儀》等文獻原文,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辭書。
瓦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瓦制成的供奉神明的器物。在古代中國,人們信奉神靈,常用瓦尊作為祭祀之用。瓦尊通常呈現出瓶狀或尊狀,也有一些特殊形狀。
瓦尊的拆分部首是瓦(wǎ)和寸(cùn)。瓦部表示與瓦相關的意思,寸部則表示與尊相關的意思。瓦尊共有七個筆畫。
瓦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祭祀文化。人們相信在祭祀神靈的過程中,瓦制品具有神聖的屬性,可以與神明溝通。因此,瓦尊成為一種常見的供奉器物。
瓦尊的繁體字為「瓦尊」,與簡體字形式相同。
在古代漢字書寫形式中,瓦尊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通常情況下,瓦部的上部會多加一點,寸部在右邊會加上一點,以顯示其與瓦相關并表示供奉神明的意思。
1. 他在廟裡擺放了一座瓦尊,以供奉神明。
2. 在考古發掘中,出土了一些精美的瓦尊。
組詞:陶瓷、石尊、木雕
近義詞:神像、供品、祭器
反義詞:凡俗、塵世、世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