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功的意思、戎功的详细解释
戎功的解释
(1).大功。《诗·周颂·烈文》:“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毛 传:“戎,大。” 明 宋濂 《拟薛收上秦王平夏郑颂》:“天下万姓,驩欣舞抃,以为皇帝之睿謨雄算,王之戎功骏烈,皦皦乎不可尚已。”
(2).犹戎事。 汉 蔡邕 《光武济阳宫碑》:“戮力戎功,翼戴 更始 。”
词语分解
- 戎的解释 戎 ó 古代兵器的总称。 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古代称兵车:御戎。 大:戎功。 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姓。 笔画
- 功的解释 功 ō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功勋。功绩。论功行赏。徒劳无功。功德无量(刵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功。功能。功亏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
专业解析
戎功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戎”和“功”二字组成,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义解析
- 戎
指军事、战争或兵器,如《说文解字》释:“戎,兵也。”引申为军队、征伐,如《诗经·大雅·常武》:“整我六师,以脩我戎。”
- 功
指成就、业绩,《说文解字》称:“功,以劳定国也。”强调通过努力取得的成果。
戎功合称,本义指军事上的功绩或战功,如《诗经·周颂·烈文》:“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郑玄笺注:“念此大功,勤勉不怠。”
二、延伸含义
- 泛指重大功业
后世引申为对国家或集体的卓越贡献,超越军事范畴。如清代文献中称颂治水、赈灾等利国利民之事为“戎功”。
- 象征性用法
在文学中可喻指克服困难取得的成就,如“克尽戎功”形容全力完成艰巨任务。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戎功”属书面语,多用于历史、文学领域,强调通过奋斗取得的显赫功绩,常见于表彰性文本或典故引用。
参考文献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诗经译注》,程俊英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网络扩展解释
“戎功”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以下两种核心释义,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所侧重:
一、基本含义(侧重军功、战功)
- 字义解析
- “戎”指战争、军队;“功”指功绩、成就。组合后表示在战争中取得的功绩。
- 用法说明
- 用于夸赞个人或团体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或军事成就。例如:“嘉此戎功,晋秩枢佐”(明代《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意为表彰军事功绩。
二、扩展含义(古典文献中的引申)
- 大功、重大成就
- 在《诗经·周颂·烈文》中,“念兹戎功”指“铭记这些伟大功绩”,此处“戎”通“大”(毛传注解)。
- 泛指军事事务
- 汉代蔡邕《光武济阳宫碑》中“戮力戎功”意为“致力于军事事务”,此处“戎功”代指战争相关的职责。
三、语境差异
- 古代经典(如《诗经》)多指广义的功绩,侧重“大”的抽象意义。
- 后世文献(如汉、明时期)更偏向具体军事成就,强调战争背景。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爱寳安顺龙宫暗质襃弹备言变调彼倡此和不如归噆味驰牋单袷调鹄断虹多罗讹心犯街飞雹烽火福判河伯为患黑紫和习黄骝宦寺会醼甲癸竞销金飔计无所之均辨亢山口数匮绌焜上烂仔陆桥梅花数末尼偏信则暗蒲柳轻飙清皎汽暖取勘鼩鼠三八作风生不逢场沈酒申证狻猊田歌听错体型枉抑骫靡显达贤豪贤君小祖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