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壤父的意思、壤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壤父的解釋

傳說中 堯 時的一個田野老人。 晉 皇甫谧 《高士傳》卷上:“ 帝堯 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壤父年八十餘而擊壤於道中。觀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德於我哉?’”參見“ 壤歌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壤父”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曆史典故中的“壤父”

  1. 基本含義
    指傳說中堯帝時期的一位田野老人,以“擊壤”為樂,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該典故出自晉代皇甫谧《高士傳》。

    • 原文記載:壤父年逾八十,在道中擊壤,旁觀者贊歎堯帝的德行,他卻回應:“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意為:我的生活依靠自身勞作,與帝王無關。)
  2. 文化意義
    這一典故體現了古代隱士的獨立精神,強調個體通過勞動實現自足,而非依賴統治者恩德。


二、作為成語的“壤父”

  1. 引申含義
    現代用法中,“壤父”可比喻年邁但精神矍铄、身體健康的父親。

    • 構成解析:“壤”象征土地與生命力,“父”指父親,組合後形容父親如土地般堅實、充滿活力。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表達對長輩健康長壽的贊美。例如:“您真是壤父之姿,年過八旬仍步履生風!”


三、其他相關解釋


“壤父”既可特指堯帝時期的隱逸老人,也可作為對健康長壽父親的比喻。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高士傳》或《禮記》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壤父的意思

壤父是一個最早出現在孟子《離婁上》一篇中的詞語,原本意味着“鄉紳”或者“鄉間長者”,用來指代一個在鄉村中有地位的長者人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壤字的部首是土,父字的部首是父。壤字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壤父這個詞來源于春秋時代魯國賢相管仲。當時,他因在鄉間農耕,後來以聰慧才智成為魯國的宰相。因此,“壤父”成為了一個表示鄉村智者或長者的代稱。

繁體

壤父的繁體字是孃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壤父的字寫作“士乓父”,這個寫法在今天已經基本上不再使用了。

例句

1. 他在鄉村中被尊稱為壤父,受到各族民衆的尊敬。

2. 他的智慧和見識使他成為這個小村莊的壤父。

組詞

壤父的相關組詞有:壤壁、壤土、父輩。

近義詞

壤父的近義詞有:鄉伯、村長、鄉裡老王。

反義詞

壤父的反義詞有:鄉下哥、無知少年、鄉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