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步方行的意思、矩步方行的詳細解釋
矩步方行的解釋
行走時步伐端方合度。指行為舉止合乎禮儀規範。
詞語分解
- 矩步的解釋 .端方合度的行步姿态。形容舉動合乎規矩,一絲不苟。《後漢書·郭鎮傳》:“ 汝南 有 陳伯敬 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裡賦》:“信規行之未曠,知矩步之已難。” 宋 葉適
- 方行的解釋 行為正直。 宋 範仲淹 《楊文公寫真贊》:“然端言方行,回邪忌之,故嘗避權臣之禍,歸 陽翟 山。”.遍行,通行。方,通“ 旁 ”。《書·立政》:“其克詰爾戍兵以陟 禹 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
網絡擴展解釋
“矩步方行”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ǔ bù fāng xíng,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行為舉止合乎禮儀規範,行走時步伐端正、規整,具有明确的規矩和方向感。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
指行走時步伐方正合度,每一步都遵循規矩,體現出端莊穩重的儀态。
- 引申意義
比喻言行舉止均符合禮儀法度,強調人内外兼修、表裡如一的态度。
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來源
出自清代李綠園的小說《歧路燈》第二回:“這樣先生,斷不能矩步方行,不過東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 語法結構
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
- 感情色彩
中性詞,既可用于褒義(贊舉止得體),也可用于貶義(諷過于刻闆)。
示例與語境
- 例句參考
如:“他自幼受儒家教育,待人接物無不矩步方行,深受鄰裡敬重。”
- 反義對比
與“放浪形骸”“不拘小節”等形成對比,凸顯對傳統禮儀的遵循。
延伸解析
- 文化内涵
該成語反映了中國古代對“禮”的重視,強調個人行為與社會規範的和諧統一。
- 現代應用
可用于形容職場、社交場合中嚴謹守禮的态度,也可用于文學創作以刻畫人物性格。
若需進一步了解《歧路燈》原文或其他相關成語,可參考漢典(-2)或教育類網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矩步方行》的意思
《矩步方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行走方正,步履有序。形容人的儀态莊重、舉止正派。
拆分部首和筆畫
《矩步方行》的拆分部首為“矢”和“止”,它們分别代表了“矢量”(shǐ liàng)和“足”(zú),形狀上分别是代表“箭”和“足”。
《矩步方行》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矩步方行》源于《論語》中的一句話:“見義不為,無勇也。矩義而不為,無知也。”這句話意思是說,如果看到正義的事卻不去做,那是缺乏勇氣;如果知道正義卻不去做,那是缺乏智慧。後來,人們将其中的“矩義而不為”引申為“行為方正”,即《矩步方行》。
繁體
繁體字中的《矩步方行》為「矩步方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矩步方行》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在字形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他的舉止矩步方行,給人一種莊重而有力的感覺。
組詞
矩形、矩陣、矩陣運算、方步、方志、方言、方正、行動
近義詞
典雅、斯文、正直、莊重
反義詞
邋遢、懶散、無序、違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