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僅有一臂。《山海經·大荒西經》“奇左,是無右臂” 晉 郭璞 注:“即奇肱也。”
(2).神話傳說中的國名。《山海經·海外西經》:“ 奇肱之國 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 郭璞 注:“其人善為機巧,以取百禽;能作飛車,從風遠行。”《淮南子·氾論訓》:“ 大夏 、 北戶 、 奇肱 、 脩股 之民,是非各異,習俗相反。” 清 趙翼 《楊舍城北登望海樓》詩:“ 方壺 員嶠 仙往來, 奇肱 飛車不粘浪。”
“奇肱”一詞的解釋需根據發音和語境區分兩種主要含義:
讀音為jī gōng時(見于《山海經》等典籍):
讀音為qí gōng時(見于部分現代詞典):
注意:古代文獻中多以第一種解釋為主,第二種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用法。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選擇釋義。若需深入考據,可參考《山海經》原文及郭璞注。
《奇肱》是一個漢語詞彙,用來形容人的臂膀或手臂特别出衆、非凡。它通常指一個人的臂力、手臂的強壯以及身體的力量。
《奇肱》的部首是「⺕」(手),左邊組成部分是「奇」,右邊是「肱」。
它總共由11畫組成:「奇」是5畫,「肱」是6畫。
《奇肱》最初由古代漢字組成。它的繁體字為「奇肱」,沒有太多變化。
在古時候,「奇肱」的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大差異。古代的字體可能有些許不同,但整體的結構和構造仍保持一緻。
1. 他鍛煉的成果顯而易見,他的雙臂如同奇肱一般,充滿力量。
2. 功夫大師的奇肱之力可以輕松地打碎石塊。
組詞:奇才、肱骨、奇峰。
近義詞:奇強、非凡之臂、神勇之力。
反義詞:平凡之臂、弱膚寒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