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駐紮休息。《漢書·韓安國傳》:“臣聞用兵者以飽待饑,正治以待其亂,定舍以待其勞。” 顔師古 注:“舍,止息也。” 南朝 宋 鮑照 《建除詩》:“定舍後未休,候騎敕前裝。執戈無暫頓,彎弧不解張。”
“定舍”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略有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軍隊或行動中暫時駐紮并休整,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漢書·韓安國傳》中提到“定舍以待其勞”,顔師古注解為“舍,止息也”()。南朝鮑照的《建除詩》中“定舍後未休”也印證了這一用法()。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軍事策略或行軍過程中的短暫休整,強調通過穩定駐紮恢複體力或調整狀态。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定舍”可表示“決定定居的地方”,比喻選擇適合生活的居所并安定下來()。但這一用法在古籍中未明确出現,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擴展解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定舍(dìng shě)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确定住所或固定居所的意思。
定舍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宀”部,右邊是“舍”部。定舍共有13個筆畫。
定舍的源自于古代漢字形體的演變。在繁體字中,定的形狀稍有差異,變成了「定」。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定舍的形狀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字書中會詳細展示其古字形,以滿足對字形演變的研究需求。
1. 我們已經定舍在這座城市了。
2. 他在村子裡找到了一個舒適的定舍。
定居、固定、安身立命
安置、居住、居所
流浪、漂泊、無定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