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柔順悅人。《逸周書·官人》:“其貌曲媚,其言工巧。” 孔晁 注:“曲媚,曲以媚人。”
(2).曲意奉承。《後漢書·孔融傳》:“﹝ 馬日磾 ﹞曲媚姦臣,為所牽率。” 唐 黃滔 《禦試曲直不相入賦》:“小人曲媚,或乘造次以得時;君子直誠,可仗英明而輔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内監·劾大珰子弟》:“當時 江陵 曲媚 馮 ,以固權寵,而能折辱其姪乃爾。” 章炳麟 《記印度西婆耆王記念會事》:“其語率圓滑曲媚,蓋心知 印度 人長厚而以是籠絡之也。”
曲媚在漢語中為形容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為讨好他人而故意迎合奉承,含貶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指出,“曲媚”形容“曲意逢迎,谄媚讨好”,強調以不正當手段博取他人歡心。例如《晉書·王沈傳》載“曲媚奸佞”之語,即揭露此類趨炎附勢之舉。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形容姿态、音韻等含蓄柔美,屬中性或褒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此義項,釋為“曲折而妩媚”,如描繪樂曲旋律婉轉或女子儀态優雅。清代文人李漁《閑情偶寄》評戲曲唱腔“聲雖曲媚,而氣不充盈”,此處即取柔美之意。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
古今用法差異:
古漢語中“曲媚”多側重貶義(如《宋書》斥“曲媚權門”),現代則漸拓展至藝術領域的柔美特質。王力《古漢語字典》強調其本義與“曲意奉承”緊密關聯,而文藝範疇的用法屬引申。來源: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
權威參考:
“曲媚”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ǔ mèi,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曲媚”兼具描述柔順與批判谄媚的雙重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色彩。
碑牓兵略閉系搏鬭長恨歌長眺讒子朝闼春料莼絲悰靈麤故戴帻點頭會意調露恩借反根風流事過感泣庚伏顧睇規補衮斂古書汗塌黃虀鹣蟨狡童之歌急刻禁煙節霁山極談絶薪止火鞠遣聚螢映雪客堂苦苦利舌籠媒毛尾煤炸明刀末劫歐化迫厄破律蒲笨車諐殃全制麴王乳脂三會水蛭耥耙亭隧通漕統攬旽旽香市薪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