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古書的意思、古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古書的解釋

[grey record;ancient books] 古代的著作

詳細解釋

(1).指古文尚書。《漢書·王莽傳上》:“徵天下通一藝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禮》、古《書》……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詣公車。”

(2).泛稱傳世的古籍。 晉 葛洪 《抱樸子·鈞世》:“然古書者雖多,未必盡美。” 宋 曾鞏 《<列女傳目錄>序》:“自 唐 之亂,古書之在者少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桌上有一盆佛手……兩三本古書。”亦專指經史之外的古代著作。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述類例》:“書作於經史間,而非經史可附者,概曰古書。”

(3).指隸書以前的古代字體。 唐 張懷瓘 《書斷上·八分》:“既言古書,豈得稱隸。”

(4).指古人手書。 元 虞集 《題吾子行小篆卷後》:“丹書所載,器亡文存,所尤可思者,古書之不可復見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古書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古書指古代流傳下來的書籍文獻,是承載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及文獻學定義,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基本釋義與字源

  1. 時間屬性

    “古”指時代久遠(通常指先秦至清末),與“今”相對;“書”指裝訂成冊的著作。合稱指古代編纂、抄寫或印刷的典籍。

  2. 物質形态

    包含簡牍、帛書、手抄卷子、雕版印刷本等曆史形态,如《說文解字》釋“書”為“著于竹帛謂之書”。

二、分類與特征

  1. 内容範疇

    涵蓋經(如《周易》)、史(如《史記》)、子(如《莊子》)、集(如《楚辭》)四部典籍,以及方志、譜牒等專題文獻。

  2. 版本特征

    具有特定裝幀形式(如卷軸裝、經折裝)、版式(如魚尾、版心)及字體(如楷體、仿宋),體現時代技術特征。

三、文化價值與保護

  1. 學術價值

    保存古代思想、科技、制度等原始記錄,如《天工開物》記載明代工藝,《永樂大典》輯錄佚籍。

  2. 保護意義

    國家圖書館《古籍定級标準》将清代以前文獻列為珍貴文化遺産,強調修複與數字化保存的必要性。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國家圖書館《古籍保護工作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古書”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古代流傳下來的典籍或著作,涵蓋文學、曆史、哲學、科學等多個領域,例如《漢書·王莽傳上》提到的“逸《禮》、古《書》”。

二、具體定義與演變

  1. 狹義指代

    • 最初特指《古文尚書》,如《漢書》中的記載。
    • 明代學者胡應麟将其定義為“經史之外的古代著作”。
  2. 廣義泛稱

    • 泛指傳世古籍,包括隸書出現前的文字載體(如甲骨文、金文)。
    • 現代多指清代以前的各類文獻,如唐宋詩詞、先秦諸子典籍。

三、文化價值

古書是古代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閱讀可提升知識儲備、審美情趣和語言能力。例如《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中“琦有一古書”的情節,反映了古書在曆史叙事中的作用。

四、相關對比

如需了解具體古籍案例或分類,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學術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綁腿半夜北燕比至蠶眠字陳平分肉車帳春膏紙打鳳牢龍登隆丁身錢洞快短弄嘟噜多姿奉拜改良幹蠱衮黼故知捍救黑珍珠河澀何所不有後排熀爛嚼牙巴嘉庸濟濟洋洋兢懷精簡機構酒膳捃誣苦手苦蘵連腮胡列大夫立槁淪漪湎亂明衣募集七辯秦素取進止儒紳三十二名臣神神鬼鬼失措水晶球數米而炊私賂頭高頭低頽放推擠讬慕謂詞午上烏台客銷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