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古書的意思、古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古書的解釋

[grey record;ancient books] 古代的著作

詳細解釋

(1).指古文尚書。《漢書·王莽傳上》:“徵天下通一藝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禮》、古《書》……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詣公車。”

(2).泛稱傳世的古籍。 晉 葛洪 《抱樸子·鈞世》:“然古書者雖多,未必盡美。” 宋 曾鞏 《<列女傳目錄>序》:“自 唐 之亂,古書之在者少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桌上有一盆佛手……兩三本古書。”亦專指經史之外的古代著作。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述類例》:“書作於經史間,而非經史可附者,概曰古書。”

(3).指隸書以前的古代字體。 唐 張懷瓘 《書斷上·八分》:“既言古書,豈得稱隸。”

(4).指古人手書。 元 虞集 《題吾子行小篆卷後》:“丹書所載,器亡文存,所尤可思者,古書之不可復見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古書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古書”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古代流傳下來的典籍或著作,涵蓋文學、曆史、哲學、科學等多個領域,例如《漢書·王莽傳上》提到的“逸《禮》、古《書》”。

二、具體定義與演變

  1. 狹義指代

    • 最初特指《古文尚書》,如《漢書》中的記載。
    • 明代學者胡應麟将其定義為“經史之外的古代著作”。
  2. 廣義泛稱

    • 泛指傳世古籍,包括隸書出現前的文字載體(如甲骨文、金文)。
    • 現代多指清代以前的各類文獻,如唐宋詩詞、先秦諸子典籍。

三、文化價值

古書是古代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閱讀可提升知識儲備、審美情趣和語言能力。例如《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中“琦有一古書”的情節,反映了古書在曆史叙事中的作用。

四、相關對比

如需了解具體古籍案例或分類,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學術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古書

古書是指古代流傳下來的書籍,包括古代文獻、經典等。古書是人們了解古代曆史、文化和思想的重要途徑。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古書的部首是“曰”(日字旁),總共有4個筆畫。

來源

古書的來源非常廣泛,包括古代文人墨客的著作、曆史典籍、經史子集、各類古籍彙編等。

繁體

繁體寫法為「古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古書的漢字寫法可能有一些差異,但總體上與現代寫法相似。古時候的漢字書寫具有更多的變體和古文特色。

例句

這部《古書》對于我們了解古代曆史有很大的幫助。

組詞

古籍、古代書籍、古文獻

近義詞

古典著作、經典著作、古代文獻

反義詞

現代書籍、當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