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ddy-field barrow] 一種在稻田行間推拉松土除草的農具
用于水稻田中耕耘的一種農具。形如木屐,下有若幹短鐵釘,上有長柄。在水稻行間推拉,松土除草。
耥耙是一個與水稻種植密切相關的農具,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耥耙(拼音:tāng bà或tǎng bà)是水稻田中用于中耕的農具,主體形狀類似木屐,底部裝有短鐵釘,頂部連接長柄。使用時在水稻行間推拉,主要功能為松土、除草和平整土地。
在成語中,耥耙被引申為勤勞耕耘的精神象征,比喻人踏實勞作、不怕辛苦的品質。
不同地區可能存在發音差異(如tāng bà/tǎng bà),但實際指代同一農具。若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曆史演變,可參考農業工具專業文獻。
耥耙是一個名詞,它指的是一種農具,用于耕地除草和松土。
耥耙的部首是耒,共有15個筆畫。
耥耙一詞來源于古代農具的名稱。它由"耥"和"耙"兩個字組成,"耥"指的是耕地時用的器具,"耙"則指的是類似于耙子的農具。
耥耙的繁體字為"聆耙"。
在古時候,耥耙的漢字寫法為"鞺鈀"。
農民正在田地裡使用耥耙進行耕作。
耥耙的組詞有耥耙松土、耥耙除草等。
耥耙的近義詞有耙子、鋤頭。
耥耙的反義詞是平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