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朝廷。 宋 範仲淹 《祭同年滕待制文》:“自登朝闥,翕然風聲。言動兩宮,上嘉其誠。”
“朝闼”這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并不常見,可能是輸入有誤或生僻的古語組合。根據字面拆分分析:
“朝”(cháo)通常指:
若讀作“zhāo”,則指“早晨”(如“朝陽”)。
“闼”(tà)指:
推測可能的含義:
注意:
建議提供更多使用語境,以便更準确地解釋其含義。
《朝闼》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它的意思是朝廷的大門或朝官們的聚集之地。
h2: 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朝闼》的拆分部首為 “貝” 和 “門”,分别代表財富和門的形象。它的總筆畫數為13,分别是貝(4畫)+ 闩(6畫)+ 閃(9畫)= 13畫。
h2: 詞的來源和繁體《朝闼》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蕩》中,是一首用于祈求國家興旺的賦詩。後來,這個詞彙逐漸被用于形容朝廷大門和朝廷官員的聚集之地。
在繁體字中,“朝闼”表示為“朝闌”,拆分部首和總體結構保持不變。
h2: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朝闼》的古代漢字寫法為:
朝 - 口(上)+食(下)
闼 - 門(左)+中(中)+王(右)
h2: 例句1. 皇帝親臨朝闼,官員們紛紛前往迎接。
2. 官員們在朝闼之上聽從皇帝的號令。
h2: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組詞:朝廷、闼堂、朝官。
近義詞:朝門、宮門、玉達、大典。
反義詞:後闼、私府、退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