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史的意思、青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史的解釋

[annals of history] 古時用竹簡記事,所以後人稱史籍為青史

青史留名

永垂青史

詳細解釋

(1).古代以竹簡記事,故稱史籍為“青史”。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俱啟丹冊,并圖青史。” 唐 溫庭筠 《過陳琳墓》詩:“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宋 蘇轼 《題永叔會老堂》詩:“嘉謀定國垂青史,盛事傳家有素風。” 清 洪昇 《長生殿·傳概》:“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 徐遲 《牡丹》:“我又看到她演出的喜劇《櫃中緣》……是對愛國主義名将,永垂青史的千秋忠臣的一首贊歌。”

(2).見“ 青史氏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青史"一詞源于中國古代史書編纂傳統,本義指用青色竹簡記載的曆史文獻。《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以竹簡記事,故稱史籍為青史",其核心内涵包含三個維度:

  1. 物質載體考據

    古代史官使用竹簡記錄朝政大事,新竹需經火烤脫水("殺青")防蛀處理,處理後的竹簡呈黃青色。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載"青,東方色也",印證了青簡作為文字載體的物質特性。

  2. 文獻學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将其釋義擴展為"記載曆史的書籍",特指經過官方認證的權威史籍。如《史記·太史公自序》所述"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迹所興,原始察終",彰顯了青史的嚴肅性與系統性特征。

  3. 文化象征意義

    在文學語境中,"青史"已演變為曆史評價的象征符號。唐代杜甫《贈鄭十八贲》"古人日以遠,青史字不泯",宋代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均以青史為載體寄托名垂千古的價值追求,形成獨特的中華史觀意象。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保持雙重語義:既特指古代竹簡史冊的實體文獻,又泛指經時間檢驗的權威曆史記載。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特别指出,自秦漢以降,"青史"逐漸脫離具體載體指代,轉為抽象化的曆史記憶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青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源解析

  1. 字義來源
    “青”指竹簡。古代用竹簡作為書寫工具,因竹簡表面呈青色,故稱“青”。而“史”指曆史或史書,兩者結合代指記載曆史的典籍。

  2. 曆史背景
    在紙張發明前,竹簡是主要的書寫載體。古人将竹片編聯成“冊”字形狀的簡冊,用于記錄重要事件,後世因此用“青史”指代史書。

二、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指史書或曆史記載,如“青史留名”“永垂青史”等用法,均強調在曆史上留下深遠影響或名聲。

  2. 象征意義
    比喻人或事件被曆史銘記,具有永恒性。例如《三國演義》中“功标青史”,即指功績載入史冊。

三、使用場景

  1. 文學與口語
    多用于褒義語境,如贊譽傑出人物或重大成就,例句:“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出自唐代岑參詩)。

  2. 成語搭配
    常見搭配包括“青史留名”“名垂青史”“彪炳青史”等,均表達留名曆史的含義。

四、權威文獻佐證

總結來說,“青史”以竹簡為曆史載體,通過詞彙演變成為史書的代稱,并衍生出“留名曆史”的象征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車輭輪按耐闆齒筆蘆碧盧不甯唯是側媚超距辰光垂花二門盜獄鈍根飛揚跋扈革言鶴駕恨悒皇宬讙迎簡賤洊升駕霧騰雲金女究詳孔家店昆侖兒勞怨連乹良人遼東丁離合器龍轅孿子眠花藉柳派駐配禦披麻拷棋會秦田水月七碗權假染濫塞絕沈酒示意師丈書庫碎月天昏地暗天馬行空恬素天相吉人通腿屯利烏暗鮝貨饷事小辮兒諧笑晞風息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