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飛揚跋扈的意思、飛揚跋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飛揚跋扈的解釋

[become powerful and intransigent;be arrogant and domineering] 鸷鳥飛揚,大魚跋扈。喻指意氣舉動驕橫放肆

像舊時的軍閥一樣飛揚跋扈

詳細解釋

(1).謂意氣舉動,越出常軌,不受約束。《北史·齊紀上·高祖神武帝》:“ 景 ( 侯景 )專制 河 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志。” 唐 杜甫 《贈李白》詩:“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金 田紫芝 《冥鴻亭下第後作》詩:“眼底功名一物無,飛揚跋扈竟何如!”

(2).驕橫放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飛揚跋扈,狗臉生六月之霜;隳突叫號,虎威斷九衢之路。” ********* 《國民之薪膽》:“聞 小幡氏 尤為蠻暴,其飛揚跋扈之狀,咄咄逼人。” 秦牧 《藝海拾貝·<愛友·诤友>》:“因此,他們對于飛揚跋扈,意氣驕橫,傲視一切,鄙薄群倫那一套花樣缺乏興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飛揚跋扈”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詞源與演變

  1. 出處:
    • 最早見于《北史·齊高祖紀》,記載侯景“專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志”。
    • 唐代杜甫《贈李白》詩“飛揚跋扈為誰雄”進一步傳播此詞。
  2. 原義與新義:
    • 原指“鸷鳥飛揚,大魚跋扈”,比喻意氣風發、不受拘束(中性或褒義)。
    • 後演變為形容人驕縱蠻橫(貶義)。

三、用法與示例

四、文化内涵

五、注意事項

以上解析綜合了成語的語義演變、文化背景及實際用法,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北史》或杜甫詩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飛揚跋扈這個詞是形容一個人或事物自負、狂妄、傲慢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飛”是風的意思,表示迅速高傲地行動;“揚”表示高舉,表現出張揚的姿态。這個詞一共有8個筆畫。 《飛揚跋扈》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漢字的字形和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例如,“跋”字在古代的寫法中會使用“⻜”作為部首,表示了行走、奔跑的意思。這種寫法更直接地體現了“飛揚跋扈”的含義。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在聚會上表現得十分飛揚跋扈,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飛揚跋扈還可以通過組詞來進一步擴展其語義。例如:“飛揚”可以搭配“才華”、“氣勢”等詞,表示一個人才華橫溢或者表現出強大的氣勢;而“跋扈”可以搭配“行為”、“态度”等詞,表示一個人的行為或态度傲慢、不顧他人的感受。 與飛揚跋扈意思相近的詞語可以是“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等,反義詞可以是“謙遜”、“謹慎”等。 希望以上内容滿足您的要求。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