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面于酒。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今富者逐驅殲罔罝,掩捕麑鷇,耽湎沉酒鋪百川。”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 阮嗣宗 沉酒荒迷,乖畏途相誡之譬也。”
“沈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沈酒”指沉溺于飲酒,即過度沉迷于酒色的狀态。該詞中“沈”通“沉”,表示沉湎、陷入的意思,而“酒”即指酒飲。
現代漢語中,“沈酒”一詞已較少使用,多作為古文引用,且“沈”通常寫作“沉”,如“沉湎于酒”。
“沈酒”是古代對酗酒行為的批判性表述,帶有道德勸誡意味,常見于漢魏至北朝文獻。需注意該詞的古今異寫及語境差異。
《沈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把酒倒入杯子或者喝酒時杯子裡殘留的酒。這個詞常用于描述品酒或者喝酒的場景,表達對酒的美味和醇香的贊美。
《沈酒》的部首是“水”和“酉”,它們分别代表了水和酒。根據《康熙字典》,它的部首和筆畫數分别是水(85.1)和酉(164.4)。
《沈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今文經》。它的繁體字為「沈酒」。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沈酒》的字形可能與現代稍有差異。但是具體的古代寫法在現代文獻中沒有詳細記載。
1. 他沈酒時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2. 品味佳釀,感受沈酒的醇香。
1. 沈酒杯
2. 沈酒香
3. 沈酒的背後
1. 醉酒:形容喝酒過量而陷入酒醉狀态。
2. 品酒:指專門欣賞和評價酒的酒品。
清酒:指顔色透明的酒,沒有沈酒的意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