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良人的意思、良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良人的解釋

(1) [(ancient) husband]∶古時夫妻互稱為良人,後多用于妻子稱丈夫

(2) [ordinary people]∶古代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區别于奴、婢)

(3) [woman]∶清白人家的婦女

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調戲。——《水浒傳》

詳細解釋

(1).賢者;善良的人。《詩·大雅·桑柔》:“維此良人,作為式穀。”《莊子·田子方》:“昔者寡人夢見良人。” 晉 潘嶽 《西征賦》:“簡良人以自輔,謂 斯 忠而 鞅 賢。”《水浒傳》第四五回:“原來這婆娘倒不是個良人。”

(2).古時女子對丈夫的稱呼。《孟子·離婁下》:“ 齊 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必饜酒肉而後反。” 趙岐 注:“良人,夫也。” 唐 白居易 《對酒示行簡》詩:“昨日嫁娶畢,良人皆可依。” 清 尤侗 《鐵夫人》詩:“ 武皇 南巡臣拜杖,良人繫獄妾心喪。”

(3).指美人。《詩·唐風·綢缪》:“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陳奂 傳疏:“良人猶美人。”

(4).平民;百姓。《後漢書·酷吏傳·董宣》:“陛下聖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官奴婢六十已上,免為良人。” 唐 白居易 《道州民》詩:“父兄子弟始相保,從此得作良人身。”《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年》:“ 金主 詔曰:‘諸良人知情嫁奴者,聽如故為妻;其不知而嫁者,去住悉從所欲。’”

(5).舊指身家清白的人。《水浒傳》第七回:“ 林沖 娘子紅了臉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調戲?’”《 * 詞話》第二回:“﹝ ********* ﹞專一飄風戲月,調占良人婦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 宋為富 強佔良人為妾。”

(6).即鄉大夫。古代的鄉官。《國語·齊語》:“十連為鄉,鄉有良人。” 韋昭 注:“良人,鄉大夫也。”

(7). 西漢 妃嫔的稱號。 東漢 廢。 魏 、 晉 、 南朝 曾又設置。《漢書·外戚傳序》:“ 漢 興,因 秦 之稱號,帝母稱皇太後,祖母稱太皇太後,適稱皇後,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良人”是一個多義漢語詞彙,其含義隨曆史演變和語境變化而不同。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夫妻互稱(側重妻子稱丈夫)

    • 古代夫妻可互稱“良人”,後逐漸演變為妻子對丈夫的專屬稱呼。例如《孟子·離婁下》中“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李白詩句“良人罷遠征”均體現此意。
  2. 平民百姓

    • 指非奴婢的普通自由民,與“奴、婢”身份形成對比。如《水浒傳》中“清平世界,把良人調戲”即強調清白身份。

二、延伸含義

  1. 特定曆史稱謂

    • 西漢妃嫔稱號:漢元帝時期列為妃嫔第九等級,地位相當于八百石官員。
    • 周朝基層官職:齊國稱鄉官為“鄉良人”,即鄉長。
  2. 其他文學化表達

    • 可代指“善良之人”“美人”或清白女子,如《詩經·唐風》中“見此良人”。

三、例句與出處

四、總結

“良人”詞義涵蓋社會關系、身份等級、曆史官職等多重維度,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現代使用中,多保留“丈夫”的古義或用于文學化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良人 - 完美的伴侶** **意義**:《良人》一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伴侶或配偶,特指賢良淑德、品行好、有才德的伴侶。這個詞傳達了一個人對于伴侶的贊美和美好期望。 **部首和筆畫**:《良人》是一個由“艮”和“人”組成的漢字。其中,“艮”是一個由“⺣”和“艸”組成的部首,表示山的形狀;而“人”則是一個單獨的漢字,表示人的形狀。該字總共包含了8個筆畫。 **來源**:《良人》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中,最早出現在《史記·衛青韓信列傳》中。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對于婚姻伴侶的要求非常嚴格,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一個品行良好的伴侶,才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于是,人們開始使用“良人”來指代那些具備良好品德和才德的伴侶。 **繁體**:《良人》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寫作《良人》的時候,可能會使用稍微不同的寫法。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将《良人》寫作“良亻”,表示良好品德的人。 **例句**: - 她的丈夫是個真正的良人,無論在家中還是在社會上都表現出色。 - 親愛的,你是我的良人,我願與你共度此生。 **組詞**:良人的相關詞彙有:“良家”(指品質高尚的家庭)、“良友”(指好朋友)、“良心”(指善良的内心)等。 **近義詞**:賢人、好人、美人 **反義詞**:惡人、壞人、兇人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