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苦和怨恨。《新唐書·後妃傳上·太宗賢妃徐惠》:“ 貞觀 末,數調兵,讨定四夷,稍稍治宮室,百姓勞怨, 惠 上疏極諫。” 清 梅曾亮 《上方尚書書》:“方今官吏皆習故态,雖小利害至微淺,輒袖手委重律令,不一任勞怨,為天下先。” *********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關于工作與學習七》:“資金不夠……同時使主持造貨的負責同事感到困難,勞怨交集。”
“勞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從以下角度解析:
“勞怨”由“勞”與“怨”組合而成,指勞苦與怨恨的疊加狀态,常用來描述因過度辛勞或遭受不公而産生的身心疲憊與不滿情緒。例如《新唐書》中記載唐太宗時期百姓因戰事和修建宮室而“勞怨”,即同時承受身體勞累與内心憤懑。
古代文獻
現代引用
鄒韬奮在讨論管理問題時,用“勞怨交集”描述資金不足導緻的工作困境,體現身心雙重壓力。
多用于描述因長期付出未獲認可或遭遇不公時的複雜情緒,常見于曆史評述、文學批評或管理類文本中。
《勞怨》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勞和怨。
勞的部首是力,它的筆畫數為7;怨的部首是心,它的筆畫數為8。
勞怨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漢族社會。勞指的是辛苦、繁重的工作,怨指的是仇恨、不滿的情緒。合在一起,勞怨形容的是因工作壓力、過勞或不滿而産生的惱怒和不悅。
勞怨的繁體字為勞怨。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勞怨可以寫作勞怨。古時候的寫法常常與現代有所不同,漢字演變經曆了許多變化。
1. 他的勞怨之情溢于言表。
2. 我因為工作中的勞怨而感到疲倦不堪。
勞心勞力、怨聲載道、怨聲載道、怨聲載道
怨憤、怨恨、惱怒
滿意、喜悅、愉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