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年的意思、青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年的解釋

(1) [youth]∶指人十五六歲至三十歲左右的階段

對青年來說,沒有不可超越的東西

(2) [young people]∶指上述年齡的人

尋找生命永恒價值的青年

詳細解釋

(1).年紀輕;年輕的時候。指人十五六歲到三十歲左右的階段。 唐 牟融 《寄張源》詩:“青年俱未達,白社獨離羣。”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一折:“為甚青年便頭白,一夜起來七八遭。” 清 鄭燮 《再和盧雅雨》之二:“莫以青年笑老年,老懷豪宕倍從前。” 丁玲 《母親》:“幺媽也像恢複到了青年,她不停的四處穿走。” 曹禺 《三訪日本》:“我三次訪問 日本 ,正是從青年到中年,又進入了老年。”

(2).指年輕人。 毛6*6*《<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二四:“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五:“除開他們夫婦外,還有三個穿西裝的青年。”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七:“ 三仙姑 愛的是青年們,青年們愛的是 小芹 。”

(3).猶青春。指年紀、年歲。《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婆子道:‘老媳婦犬馬之年,七十有五。教授青年多少?’教授道:‘小子二十有二。’”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青年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青年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指人生發展過程中介于少年與中年之間的階段,通常以年齡範圍和社會特征為界定标準。根據權威工具書及學術研究,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一、詞典定義與年齡界定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青年為“指人十五六歲到三十歲左右的階段”[1]。這一劃分強調生理成熟與社會角色的過渡性,而具體範圍因文化、政策存在差異。例如中國《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将青年定義為14—35周歲 的人群,體現政策語境下的擴展性界定。


二、語義特征與社會屬性

青年不僅指向年齡區間,更蘊含身心活力、學習能力與社會參與 的核心特質:

  1. 生理特征:身體發育趨于成熟,精力旺盛,認知能力處于高峰期;
  2. 社會角色:完成教育進入職場,組建家庭并承擔公民責任,如《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章程》将14—28周歲視為團組織的主要發展對象[2];
  3. 文化象征:在文學與曆史語境中常代表革新力量,如五四運動中的“新青年”精神。

三、詞源演變與跨學科内涵

“青年”一詞的定型可追溯至近代白話文運動。古漢語中“青”喻指生機(如“青春”),而“年”表齡段,二者結合後經日語借入回流,形成現代用法[3]。社會科學領域進一步擴展其外延: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 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章程. 人民出版社, 2018.

[3] 王力. 漢語史稿. 中華書局, 2004.

[4] 李培林 等. 社會藍皮書: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3.

[5] 國務院. 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 中國政府網, 2017. (政策文件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青年”一詞的釋義可從多個維度展開,綜合不同領域的定義和文化内涵如下:

一、基本定義

青年指處于從少年過渡到成年的特定年齡階段的人群。其核心特征是年齡界限的劃分,但具體範圍因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因素存在差異。例如:

二、文化與社會象征

  1. 漢字溯源
    “青”在《說文解字》中意為“東方色”,象征草木初生之色,對應五行中的木與春天,暗含生長、活力之意。“青年”一詞由此引申為人生中如春天般蓬勃的階段。
  2. 精神内涵
    現代語境中,青年常被賦予理想、擔當、創新等特質,強調其作為社會變革與建設的重要力量。例如,中國官方表述中要求青年“厚植家國情懷,争做有志青年”。

三、年齡争議與動态性

青年定義具有動态性,例如:

四、延伸意義

在非年齡維度,“青年”也可形容心态與狀态,如保持求知欲、創造力的人群,即使超出傳統年齡範圍仍可稱為“青年”。

如需更具體标準,可參考聯合國或中國官方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

哀哀欲絕昂昂不動白洋膀浪報礦砭割閉口無言楚風打碑黨籍碑打主意颠阾颠題地望鬥心眼兒堆阜防捍繁翰煩嫌吠日豐崇風邁豐水剛性廣張寒磬函陝好好先生鴻勳家司饋酳括號賫助利通柳谷陸畜瞞落沒世難忘麪豉牧草偏紀破愁鯆門扡手樵室齊頭數秋凋求索确證曲言刹土生鐵視朝說時遲,那時快嗣承似是而非塗竄讬寄外椁唯利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