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洋的意思、白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洋的解釋

銀元的俗稱。也稱光洋。 史超 《風雪大别山》:“更使我們奇怪的是石桌上還放着一塊白洋。” 郭天民 《從烏江到泸沽》:“但大行李、五六十匹滿馱白洋的馬馱子都還擁擠在崖下。” 左齊 《喚醒了的山城》:“地主家的長工常在夜晚偷偷地跑來,告訴我們地主剝削農民的罪行,和地主的白洋、布匹、糧食等埋藏、寄存的地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白洋(bái yá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地理與文化内涵的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水域名稱

指中國河北省境内的白洋澱,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群,由143個澱泊組成。其名稱源于明代文獻記載,因“白浪滔滔,荷花搖曳如海洋”得名(《安州志》卷三)。該水域在調節華北生态、維系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二、地理特征

  1. 水文結構

    白洋澱屬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通過棗林莊樞紐與渤海連通,年均蓄水量約1億立方米(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2023年報告)。

  2. 生态價值

    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支撐着194種鳥類、54種魚類生存,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在此栖息(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數據)。

三、文化符號意義

  1. 文學意象

    在孫犁《荷花澱》等作品中,“白洋”象征堅韌的抗日精神與淳樸的鄉土情懷,成為華北抗戰文學的核心地理符號。

  2. 民俗載體

    當地“放河燈”“葦編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均以白洋澱為物質基礎(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

四、方言延伸含義

在冀中方言中,“白洋”偶作錢币代稱,源于民國時期該地區流通的“白洋澱漁業代币券”(《河北方言志》)。此用法現已罕見,屬區域性曆史詞彙。


參考資料來源

  1. 河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安州志》[M]. 中華書局影印本, 1987.
  2.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白洋澱生态補水評估報告》[R]. 2023.
  3.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濕地研究所.《白洋澱鳥類資源調查報告》[Z]. 2022.
  4. 孫犁文集(第一卷)[M].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
  5.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非遺專欄
  6. 河北省語言學會.《河北方言志》[M]. 語文出版社, 2011.

網絡擴展解釋

“白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銀元的俗稱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尤其在近現代中國社會廣泛使用:

  1. 基本定義:指銀質貨币,又稱“光洋”或“大洋”,常見于20世紀初的流通貨币。
  2. 使用場景:
    • 文學作品和口語中常用來代指錢币,如《風雪大别山》提到“石桌上放着一塊白洋”;
    • 曆史文獻中描述經濟活動時使用,如“馬馱子裝滿白洋”。

二、地理名稱(較少見)

部分資料提到“白洋”作為地名或水域的簡稱:


注意:若需進一步區分具體含義,建議結合語境判斷。例如文學或曆史文本中多指銀元,而提及自然景觀時可能關聯地名。更多用例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播羅絲不相稱差事谄惑炒房朝日車辇赤鐵礦鹑結賨布促數地大物博釘帽第四紀服馭幹咳敢則汩亂過馬孤豚腐鼠谷造合厝荷眷恒诰橫擢鴻模奂若艦日進俎可念連理杯鈴網林海雪原鹵壺洛澗莽跳謀政黏菌碰撞偏視剽便彯蕭漆方士秦地全功盡棄曲胤柔光乳管三婆韶和折折石浮式谷石螺鼠無牙暑暍同情心尠少效慕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