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g iron;cast iron] 直接由高爐中生産出的粗制鐵,可進一步精煉成鋼、熟鐵或工業純鐵,或再熔化鑄造成專門的形狀
(1).即鑄鐵。《詩·秦風·車鄰》“逝者其耋” 孔穎達 疏引 三國 魏 孫炎 曰:“耋者色如生鐵。”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鐵》﹝集解﹞引 蘇頌 曰:“鐵,今 江 南、西 蜀 有爐冶處皆有之。初鍊去礦,用以鑄瀉器物者為生鐵。”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五金》:“凡鐵分生、熟,出爐未炒則生,既炒則熟……凡造生鐵為冶鑄用者,就此流成長條、圓塊、範内取用。” 丁玲 《松子》:“有時一些打好的菜刀不見了,或是生鐵不見了,還不是他們拿去換了錢。”
(2).喻剛強的人。《資治通鑒·後唐潞王清泰元年》:“軍士無厭,猶怨望,為謡言曰:‘除去菩薩,扶立生鐵。’以 閔帝 仁弱,帝剛嚴,有悔心故也。”
生鐵是含碳量大于2%的鐵碳合金,工業上通常含碳量為2.11%-4.3%,并含有矽(Si)、錳(Mn)、硫(S)、磷(P)等元素,主要通過高爐冶煉鐵礦石制成。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生鐵在古代文獻中也被稱為“鑄鐵”,如《本草綱目》記載其用于鑄造器物。現代工業中,其價格受碳含量和雜質影響,約在每噸1300元左右。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生産工藝細節,可參考權威冶金學資料或行業标準。
生鐵指的是礦石熔煉後得到的鐵中含有大量碳的金屬。它是最基本的鐵質産品,也是冶煉其他鋼鐵産品的原料。
生鐵的部首是金,共有10個筆畫。
生鐵一詞來源于鐵的冶煉過程。在煤礦或鐵礦石經過煉石爐煉制後,得到含有大量碳的金屬,即為生鐵。
生鐵
在古代漢字中,生鐵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持有金部和鐵部。然而,具體的寫法可能因不同時期而有所差異。
1. 這個工廠每年生産大量的生鐵,用于制造各種鋼鐵産品。
2. 冶金公司采用先進的煉礦技術,使生鐵的品質得到了顯著提高。
生鐵的相關詞彙有:生鐵礦、生鐵廠、生鐵冶煉、生鐵産量、生鐵質量等。
生鐵的近義詞有:初鐵、鐵錠。
生鐵的反義詞是鋼鐵,因為生鐵是指含碳量較高的鐵,而鋼鐵是去除了大部分碳并加入其他元素的合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