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求索的意思、求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求索的解釋

(1) [seek]∶尋找;搜尋

求索新的路子

(2) [ask for]∶索取;要求

求索無厭

詳細解釋

(1).尋找;搜尋。《楚辭·離騷》:“路曼曼其脩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三》:“議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 唐 白居易 《夢與李七庾三十三同訪元九》詩:“覺來疑在側,求索無所有。” 清 龔自珍 《大誓答問》之二四:“讀《尚書》者不曰以今文讀後而毀棄古文也,故其字仍散見於羣書及 許 氏《説文解字》之中,可求索也。”《花城》1981年第1期:“他苦苦地求索,終于找到了關系,決定奔赴 東北 參加抗 日 聯軍。”

(2).索取;乞求。《戰國策·魏策四》:“ 秦 之求索,必不可支也。”《韓詩外傳》卷一:“居下而好幹上,嗜欲無厭,求索不止者,刑共殺之。”《後漢書·韓韶傳》:“餘縣多被寇盜,廢耕桑,其流入縣界求索衣糧者甚衆。”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畫竹記》:“ 文敏 以 宋 宗姓,仕 元 為顯官,今所傳者,翰墨滿天下,豈當時矜重,而求索不獲辭耶?”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六章第一節:“ 鄭回 勸 異牟尋 說: 中國 有禮義,很少求索財物。”

(3).探索。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況 修黎 者,神思之人,求索而無止期,猛進而不退轉,淺人之所觀察,殊莫可得其淵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求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尋找、搜尋
    指主動探索或尋求某事物,如“求索新的路子”。此義項在《楚辭·離騷》中體現為“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達對真理的追尋。

  2. 索取、要求
    帶有“主動讨取”之意,如“求索無厭”。此用法在古籍中常見,如《戰國策·魏策四》提到“秦之求索,必不可支也”,指強求財物。

  3. 探索、研究
    強調對知識或真理的深入探求,如魯迅評價詩人雪萊時稱其“求索而無止期”,突顯持續探索的精神。

二、語境應用

三、例句展示

  1. 探索:
    “逆境也是幸福,在奮鬥的汗水陪伴下求索。”
  2. 索取:
    “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離騷》)
  3. 研究:
    “他一生都在求索科學奧秘。”

四、近義詞

求知、探求、摸索()。

通過不同語境,“求索”既可表達積極的精神追求,也可含負面索取之義,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求索的意思

求索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不斷追尋、尋找和探求某種真理、知識、信息或答案的行為。它強調個體積極主動地思考、研究、探索和發現。

拆分部首和筆畫

求索的拆分部首是每一個漢字中心的“心”部,而筆劃則有10畫:

心字的筆畫數:4畫,求字的筆畫數:7畫

來源

求索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詩經·小雅·鶴鳴之什·鶴鳴》一章:“鳴鶴在天,求其老人。曰:‘與餘捷。’曰:‘未也’。’‘未也,適而食時。’” 其中“求其老人”一句可以解釋為“尋找智慧的長者”,而“求”和“索”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合成“求索”一詞。

繁體字寫法

求索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求索」,保留了原本的意思和形态,字形稍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經曆多次演變。而求索這個詞在古代一般采用「求∥救」或「求⺄兀」的形式書寫。

例句

1. 他不斷地求索,最終找到了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法。

2. 少年時的愛因斯坦對科學充滿了求索的精神。

3. 這個作家以其對人生的哲學性求索而聞名。

組詞

求知、索取、追求、深思熟慮

近義詞

尋找、探究、研究、探索

反義詞

迷茫、放棄、滿足、陷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