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另眼看待,看重。 宋 陳亮 《祭胡彥功墓文》:“惟此願之未償,孤疇昔之青顧。”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陸押官》:“諸僚僕見其得主人青顧,鹹相戲索。”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 李白 ﹞希望 獨孤明 重回青顧,挽救自己的失腳。”參見“ 青白眼 ”。
“青顧”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qīng gù,主要含義為另眼看待、看重。以下從詞義解析、典故來源、用法示例三個方面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對他人的特殊重視或賞識,常以“青眼”表達善意或青睐。例如《聊齋志異》中描述仆人因得主人“青顧”而被衆人讨好。
單字拆分
“青顧”源自“青眼”的典故。魏晉時期阮籍用“青眼”(黑眼珠正視)表示尊重,用“白眼”(眼白示人)表示輕視。因此,“青顧”隱含以正眼相看、格外重視的意味。
古代文獻
現代引用
郭沫若在分析李白時提到,李白希望重獲權貴“青顧”以挽救仕途失意。
“青顧”多用于文學語境,強調對他人才能或地位的特别賞識,需結合“青白眼”的文化背景理解。若需查看更多用例或來源,可參考搜狗百科及古典文獻原文。
《青顧》是一個常見的詞語,可以指代“年輕人”或者“青年朋友”。這個詞語通常用來形容年輕人的青春活力和朝氣。
《青顧》的部首是“青”,其拆分的筆畫是6畫。
《青顧》這個詞語源自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在小說中,賈寶玉給黛玉的謙稱即為“青顧”。這個詞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靖顧」。
在古代漢字中,《青顧》這個詞語曾有過不同的寫法。一種古代寫法是「青顧」,這個寫法和現代的寫法基本相同。另一種古代寫法是「靑顧」,它在寫法上将“青”的“靑”字形更為古樸。
1. 這個社團活動吸引了許多年輕青顧參與。
2. 我們将舉辦一個青年交流會,希望能夠遇見更多青顧。
組詞:青年、年輕、朝氣蓬勃
近義詞:青春、少年
反義詞:中年、老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