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忤物的意思、忤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忤物的解釋

觸犯人;與人不合。《魏書·文苑傳·邢昕》:“ 昕 好忤物,人謂之牛。” 金 王若虛 《複之純<交說>》:“狂生既以《交説》規慵夫,己尋以忤物獲罪,杜門索居,将無意於世。” 明 方孝孺 《葉友直處士像贊》:“不嶢嶢以忤物,不汩汩以阿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詞語解釋:忤物(wǔ wù)

一、基本釋義
指與人相處時容易觸犯他人,性格不圓融,難以和諧相處的特質。核心含義包含兩方面:

  1. 觸犯他人:言行易引起他人反感
  2. 不合群:難以融入群體或維持人際關系

二、出處與經典用例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體現為以下典型語境:

  1. 《魏書》記載邢昕因性格剛直被稱為"牛"(牛性倔強,喻其不善變通)
  2. 明代方孝孺評價葉友直"不刻意觸犯人,也不谄媚逢迎"
  3. 《宋史》描述李濤雖志向遠大,卻能"居家以孝友聞",說明忤物并非絕對負面

三、近義與反義

四、使用提示

  1. 語體特征: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常見于人物評價
  2. 辯證認知:曆史上既有批評性用例(如邢昕),也有中性描述(如李濤),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褒貶

發音注意:忤(wǔ)為第三聲,物(wù)為第四聲,易誤讀為"午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忤物》的詞義

《忤物》一詞指違背常理、違抗規定的人或事物,特指不聽從上級命令、故意抗拒指示的人。常用作貶義詞,表示對不合規定的行為或态度的不滿和批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忤物》的拆分部首為心和物,其中心為心字旁,物是一個獨立的部首。按照筆畫順序,忤物的總筆畫數為9畫(心為4畫,物為5畫)。

來源和繁體字

《忤物》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說文解字》等古代字典中,早有解釋和記錄。該詞的繁體字為「悞物」,在繁體字中,心和物的形狀稍有變化,但整體含義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忤物」的“物”字寫作“物事”,表現為兩個字形的組合。這種寫法用于古代文獻或碑銘等,如《孟子·盜跖》中的“公子雖愠于人忤物之訓,必須繕受之。”

例句

1. 他不斷忤物,拒不服從上級的安排,導緻團隊無法正常運作。

2. 這個員工性格叛逆,經常對上司的要求忤物,給公司帶來了不少麻煩。

組詞

違背、違抗、抗拒、不從、違命、違反

近義詞

桀傲不馴、桀纣不馴、獨行其是、不為所動

反義詞

順從、聽話、服從、聽從、從善如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