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ild]
(2) 淡薄;不濃重
輕淡的記憶
(3) 形容不經心;不深刻;不強烈
印象輕淡
亦作“ 輕澹 ”。1.空泛乏味。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於時 正始 餘風,篇體輕澹,而 嵇 、 阮 、 應 、 繆 ,并馳文路矣。”
(2).淺淡;淡漠。 魯迅 《集外集拾遺·<*********的波浪>小引》:“将這些寫在紙上,血色早已輕淡得遠了。”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九:“這事他們不提起來,有日子了,悲傷也漸漸輕淡。”
(3).浮淺,膚淺。 郭沫若 《斷斷集·青年與文化》:“今天隻能很輕淡的,很簡略的說幾句,因為有許多話是不能說的。”
“輕淡”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語境具體理解,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2. 引申含義
3. 使用場景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權威性參考:建議優先以(查字典)和(天奇教育)的釋義為基礎,結合文學作品的實例(如、3)輔助理解。
《輕淡》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用來描述某種事物或情感的性質,意為柔和輕盈、不沉重或不濃烈。
《輕淡》的部首是輕(辶)和心(忄),根據部首的劃分,可以把它們拆分為“辶”和“忄”。它的總筆畫數是11。
《輕淡》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從古時起就被人們用來形容事物或情感的輕盈、柔和的性質。
《輕淡》的繁體字為「輕淡」。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輕淡》的古時候寫法為「輕淡」。
1. 她用輕淡的手勢打開窗簾,室内頓時充滿了明媚的陽光。
2. 這首歌的節奏輕淡,讓人心情愉悅。
1. 輕柔:形容聲音、動作或物品觸感柔和、輕盈。
2. 淡雅:形容人的品味或作品的風格優雅、簡潔。
3. 輕盈:形容人或物移動時顯得輕快、靈活。
1. 清爽:形容感覺清涼爽快,沒有沉重或濃烈的感覺。
2. 優雅:形容人或事物文雅、高貴的品質。
1. 沉重:形容事物或情感具有壓抑、沉郁的性質。
2. 濃烈:形容事物的性質強烈、明顯,充滿熱情或氣味。
【别人正在浏覽】